春风送暖,青草飘香。5月17日,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一行四位老师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城阳区程哥庄小学,开展“城乡学校联动,共研核心素养”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观摩展示、两校签署城乡学校联动方案和课例研讨三个阶段开展。
在教学观摩和展示过程中,宁夏路第二小学英语组的王莹老师与程哥庄小学英语组郝彩虹老师分别对三年级Module9 Unit2 He was in Hong Kong. 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王老师的课生动、活泼,通过歌曲导入、文本呈现、资源整合、拓展表达和绘本阅读等活动深入浅出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让学生加深了对过去时中was, were, wasn’t 和weren’t用法的认识,王老师每个环节都注重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注重过度的自然性。同样是执教本课,程哥庄的郝老师的课容量较大,注重对学生读和写的练习,板书设计则利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本节课的主要句型,在单词讲解中利用了自然拼读法让学生掌握拼读的规律。两节课风格不同,但各有特色,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了英语学科中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课上,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的王玉玲老师与程哥庄的一年级老师王燕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两位老师共同的课题是《厘米的认识》,她们从不同的教学思路上进行了教学设计。王燕老师通过形象的语言和表情,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在教学中采用边讲边练得方法,认识直尺和长度单位厘米以及几厘米。学生们在操作中学会了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在知识学习上比较扎实。而王玉玲老师则打破教学常规,在追问中深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互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争议中深入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导课前,就提出问题,阿福做了新衣服,为什么不高兴呢?带着问题看微视频,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生们顺利成章的知道了要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在学习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时,王老师放手学生以4人小组为学习组,按着合作要求,进行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学生质疑为什么测量物体从0刻度开始?为什么要把尺子放平等问题?每个问题在学生的疑问,相互间的帮助下掌握测量的方法。王老师也参与其中,提出了只要是0刻度对齐就可以吗?引领学生发现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最左边,才能准确测量。从而在细节上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在测量的方法上,教师继续追问,测量长度只能从0刻度线开始吗?从而拓宽学生认识,可以从1,2,3刻度量,只是在求长度时比较难,需要用所测刻度-起点刻度=测量的长度,或者数长度单位的方法解决类似的断尺问题。在比较中,发现从0刻度线量起,最简单。老师们的教学异曲同工,在后面的评课中,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高度评价。上课老师们,在教学上收获很大!在两所学校的互动研课中,彼此达成了共识:把握课标,课堂实践,师生互动,质疑思考,追根溯源,深化课堂。
在课堂观摩与展示之后,宁夏路第二小学的刘校长与程哥庄小学的叶校长签署了两校联动的活动方案,对今后两校在教育教学与学生活动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建议,并对“核心素养”研究工作如何在校际、学校层面进一步具体化进行了商讨。
接下来,两校老师交流了本校核心素养研究的方向、工作思路及进展并就上午的四节课例进行了深度的研讨。四位老师就自己的课先进行了简单陈述,随后在城阳区教研室韩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评课、议课。四位老师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上她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捕捉当下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精彩亮点,学生在愉快、轻松地课堂氛围中迸发出个性化的思维火花,充分体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这次的扎实务实的校际研讨活动为 “核心素养”的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坚定的进行学习、思考和实践,未来两校的课堂一定能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关注知识的传递,走向重视能力的提升,继而走向注重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