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全纳”品牌深发展  凝心聚力新征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我校根据市南区教体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打好病毒阻击战、确保全体师生做好防护、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以“科技”与“人文”并轨的发展方式,全方位推进学校“全纳”品牌的深发展,从而形成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学校全方位、高品质的发展
一、构建现代化管理机制,形成不竭发展新动力
(一) “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推动学校新发展
1.“四级联动”促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领导班
子自身建设的同时,形成党支部——党员——团员——少先队员的“四级联动”队伍建设。面对突发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检验了党支部的坚强领导。
2.“线上线下”同学习
利用 “三会一课” 、“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采用钉钉平台集中与个别学习的方式进行同步学习。
3.表彰典型树旗帜
表彰奖励在抗击疫情非常时期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的优秀党员,扎实推进“三述”活动,通过党员述身边的典型,树立学习的目标,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师德建设不放松,厚植情怀爱先行
师德教育月中,师德标兵代表向大家发出“师爱为魂,德高为师,品正为范”的倡议,并带领大家郑重承诺。复学后,学校继续加大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力度,组织教师签订责任书,举行专项整治行动,人人设台账、列清单、改善行为、改进措施等。学校两位教师在“山东教师队伍”公众号刊登事迹,一位教师的典型事迹被青岛教育频道专题报道,学校还收到两位家长送来的锦旗。
(三)共建共治保安全,实现安全网格化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的健康与安全,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及时部署加强值班值守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培训,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共建共治增强意识
与交警部门、八大湖派出所、八大湖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共建共治。邀请公安、社区共同参与复学演练,确保复学工作顺利开展。
 2.网格覆盖形成机制
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认真做好外访登记,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复学后实行每天全员护导。干部、教师提前到校护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课间、午间巡视以及体温测查,及时把偶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签订责任书、告家长书制度。学校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定期对校园设施安全进行排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反映,及时整改。
3. 形成预案步步为营
针对疫情,学校形成《防疫应急安全预案》,做到了各种情况有预估,遇到情况走流程,有效保证了防疫安全工作步步为营。
(四)全校师生共参与,落实卫生责任制
1.防控 “两案”齐落地
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安校长带队的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完善了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严格执行学校五步走规定动作:
第一步:每日五检全覆盖(晨检三次、午检、放学检)
第二步:发现异常速隔离
第三步:迅速摸清其路径
第四步:全面消毒无死角
第五步:心理疏导紧跟上
2.复学演练多实践
复学前,学校组织教职工分批次进行“复学演练”,在校内设置张贴警示牌或警示语,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在校安全。
3.“一日五检”保落实
晨检:早晨入校、大厅,护导干部负责筛查,进入教室: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进行;午检:饭前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测量。晚检:放学前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进行。班主任做好一日三次体温登记。
在校门口和教学楼内设置了两个隔离点,一旦发现学生有发烧等症状,及时隔离并按流程采取相关措施。
4.每日消毒有保障
学校对全体教师多次进行消毒培训,确保人人熟练掌握消毒工作流程与操作步骤。正、副班主任负责教师教室内部,物业工作人员负责教室外部,时间、区域细化责任到人,确保消毒效果。
5.防疫物资有保障
面对学期初防疫物资缺乏的现状,学习积极发动一切力量,采购好防疫防护用品和消毒剂、额温计等,确保了日常防疫、消杀工作有序进行。
6.日常工作有秩序
按时进行办公室、教室卫生检查及反馈。做好教室通风,保证就餐卫生,及时宣传、普及“七步洗手法”,饭前分级部错时间段洗手。每日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缺课报告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完成每日的摸排、上报工作。并将班主任摸排情况与绩效挂钩,确保摸排工作高质量。
(五)全纳理念为指导,提高管理软实力
1.居家学习·空中连线
学校通过钉钉平台、企业号、班级群多渠道下发 “空中课堂”自主学习时间指南,对学生们自主学习时间提出合理建议。丰富学生的宅家生活,缓解家长的忧虑。各学科在线答疑,帮助同学们解答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教研引领:
学校推行了教研集备“234”行动——暨“两聚、三导、四联”。
“两聚”,即定时、定点开展“聚会式”教研和集备活动,每周周一根据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派发的任务单进行组内集备。 
“三导”即“一导教法”, “二导学法”, “三导个体需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落实全面育人原则,开展帮扶研讨,实现全员能学、会学、乐学的育人目标。
“四联”即联青年、联骨干、联名师、联帮带。学校的教研着眼于“小问题精产出,新方法见实效,聚评价导教学,促发展落素养”,最终实现心系学生抓教学,悦动学习生才智的教学效果。
策略保障:
为确保居家教学质量,学校加大云端直播课的覆盖面,开展“我的空中直播课”推介活动。老师们通过各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空中课堂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云端课堂也“悦动”。
2.复课衔接·稳步推进
回望线上网课、着眼线下课堂,从学生的情况入手去备课。
1)居家诊断随堂测:复课后把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随堂自测,摸清学习情况,在进行新课教学的同时渗透旧知。
2)明确复学衔接点:各科老师对单元知识点全面梳理,并对线上学习中出错较多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后再接新课,提高实效。
3)作业展评夯基础: 举办各学科特色作业展,将深度学习方式推向深入。
4)学科竞赛提兴趣:硬笔书法竞赛、古诗诵读、好书推荐云展评、金牌小讲师等竞赛活动,促进了日常积累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知识的魅力。
3.悦动课堂·精彩纷呈
复学后,防疫教学两手抓。学校教师4人次进行了市、区级公开课展示,3人次进行了区级经验交流。悦动课堂结出硕果,教育教学扎实推进。
此外,学校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课堂变革,立项的课题“基于差异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的研究”顺利通过结题。
4. 学区一体·承上启下
学校与和田路幼儿园建立钉钉教研群,互相分享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培养等经验。与所在社区和周边幼儿园紧密联系,开展政策解读和幼小衔接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衔接活动。引进五十一中微课,为学生搭好过渡桥梁。
5.家校合力·齐头并进
为保障学生居家学习顺利进行,学校制定全员育人导师线上家访活动方案,老师定期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学生和家长,为学生们孩子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关注家庭氛围,全校家访率达到了100%。
为了更好地做好防疫工作,学校组建了“家长防疫突击队,来自医疗系统的家长,为学校提供了专业的消毒、防疫方法指导。复学后,更有去过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来学校对学生们进行防疫培训和德育教育,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挖掘教师主体资源,打造互助培训模式
为保证居家学习的有效开展,开学前,学校利用网络为老师们进行钉钉平台、视频会议、直播、微课制作、视频剪辑等相关培训,为老师们减少技术层面的后顾之忧。同时继续推进“青蓝互助工程”,如倡导老师们以级部为单位开展合作式家长会,发挥青年教师中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和骨干教师在班级管理、家校合作等方面的优势。
四、深化“灯塔育人”亮品牌,确保德育活动有张力
学校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把原本面对面的德育工作转向了“空中德育学堂”、 “云班会”、“云讲堂”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空中德育课堂”不缺位,让学生成长不延期。
(一)开发特殊德育课程,让“疫”路成为育人教材
1. “以海明德”促成长·共享“云端”新历程
学校每周利用“空中德育学堂”时间开展“云开学”、“云升旗”,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德育学堂战“疫”特辑》,学习英雄们的伟大事迹,观看战“疫”特辑,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与平凡的伟大。
2. “我和祖国共成长”·红领巾寻访动心弦
少先队员们以《疫情下的数字中国》为主题,开展了红领巾寻访活动,用数字的变化记录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开展《中国加油!》绘本创作活动,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在这次抗击新冠的阻击战。引导学生走进心中的英雄、传递阳光正能量。
3.“我们的节日”同欢度· 悠久文化我代言
抓住“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了“我为非遗代言”深度学习活动。引导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增进了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4. 习爷爷教导记心间·红色基因我传承
积极响应中共青岛党史馆倡导的讲红色故事活动,全面启动“讲红色经典故事 做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公众号推送队员们讲述的红色故事,人人传承红色基因。
五、全力塑造学生身心灵,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体育之美:“居家学习”中,体育教师充分考虑居家的前提进行课程录制,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回归校园后,老师们对前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包括:有氧操、武术操、原地身体素质练习三部分组成的运动课程框架。同时有序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在规定广播操的基础上加入“小跳蛙”有氧健身操活动,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提升体质。
心灵之美:特殊时期学校格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方案》和《防疫心理指导手册》。并针对居家学习推出了曼陀罗绘画课程《让情绪随着笔尖流淌》,引导学生稳定情绪,释放情感。同时心理教师针对不同的群体和需求多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为师生的居家学习、复工复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复学后,通过心理节活动倡导学生们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这一系列的心理工作,给予学生、教师和家长以心理支持和帮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劳动之美: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开展了“云端劳动教育”和居家劳动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我是绿色生态小达人”、“亲子美食秀”、“孝亲敬老”、“我的生活我做主”、“动感五一”等劳动活动。学生们充分利用居家的时间增添了许多自理本领,在劳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奉献,学会了体谅,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探究之美:学校依托“全国家庭实验室”项目校的平台,将海洋元素融入家庭实验室中,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线下三层落实”的方式,指导学生观看海洋实验视频:低年级阅读创编海洋绘本;中年级完成海洋实验操作;高年级进行海洋实验宣讲。海洋研学有梯度、有效度。
特殊的一个学期带给我们许多挑战,考验了学校的管理与队伍建设,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机遇和思考,面对问题,如何突破并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高层次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宁二人眼前的课题。我们将立足高远,坚定信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学校以及市南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而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