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优于沟通
发表时间:2012-09-27 阅读次数:614
曾听人讲起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父亲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外语系,想买一只随身听送给儿子。当他来到第一家电器店时,售货员非常热情,不管是他看中哪一种款式,他都滔滔不绝地讲解它的价廉物美,那位父亲几次开口说“我儿子……”,都被售货员打断……结果,那位父亲走了,他到第二家商店买了一只价格比第一家电器店高出13元的随身听。有人问他为什么舍廉就贵,他说:因为那个售货员在听我说“我儿子”时没有打断我的话,而是认真地听我说我的儿子,我高兴买他的东西。
人,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都希望别人倾听自己的叙说,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的学生更是需要我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你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呢?
从教多年,我觉得我们一些老师不是说得少了,而是说得太多了,不是听得多了,而是听得太少了。教师的言语充斥了整个课堂,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所有空间。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他一定会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一定会带着朋友般地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他一定善于触摸到孩子绪的温度,一定善于听出学生的言外之意,一定能发现学生谬误中蕴藏的智慧;他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
有一个老师问一个小学生长大后想当什么,小学生回答说要当飞机驾驶员!老师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大海上,没有油了,你会怎么办?小学生想了想说:我先告诉乘客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老师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学生说:“我下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听到这里,老师会心地笑了--他因为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才听到这小学生最善良、最纯真的心语。
善于沟通是一种艺术,例如:把我认为你这种说法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种说法是对的。再比如想鼓励学生以后做得好一些:却说:我不相信你会做得更好。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抗拒。就是表扬人也是学问,例如:你的手工做得真好,全班无人比得上你,不如说:你的手工做得真好,我想你一定花了不少心思,老师真喜欢你的作品。(避免人比人)怎么全班同学都不举手,只剩某某一个人举手。不如说某某同学举手发言了,我真欣赏他的大胆和勇气。坐于一名教师要学会善于沟通这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