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孩 子 共 同 成 长
-----浅谈教子心得体会
总务处 丁 华
主题词:知识和品德并行 平凡意识 自信 挫折和失败 博学 承受委屈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教育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将来,幸福的一生,大多数父母也都对孩子寄寓很大的希望,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或者让孩子成为天才、成为明星。在刚刚过去的家长会上,校长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任课老师提出的家校合作,班主任老师征集的孩子对父母说的一句话,都敲在我们在座的每一个父母心里,让我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的深远意义。我想: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父母学习与感受的过程,同孩子一起快乐,让他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的。
我的儿子今年9岁,上四年级。在班里他并不是一个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学生,但我知道教育孩子是要循序渐进,就像盖房子一样,扎实的基础,才能造出坚固高大的房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强与弱的方面,正确评估自己的孩子做某些事情适不适合、做不做得到,然后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同享温馨的亲子情,让孩子在自然的情况下愉快地学习。
1、教育要知识和品德并行。
《易经》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这是说,对蒙而无知的童子及早施教,使之不失其正,是圣人之功。在儿子的早期教育中我们不论是吸取知识还是塑造德行,都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儿子长牙早,说话早,所以我们在他两岁半时就让他学背唐诗并浅显的告诉他诗文的意思。一天儿子与外婆逛超市走出门见小雨淅淅沥沥的下,外婆说一句:“又下雨了。”儿子紧跟着:“好雨知时节,当春…”。家里没米了,到市场买了10斤,外婆年龄大了,又领着个小不点,上五楼得歇歇,儿子要帮忙,外婆心疼的说:“好孩子,太沉了你提不动。”儿子领着姥姥的手开始鼓劲:“白日依山尽…更上一层楼。”回家后,儿子得到奖品——一包各色豆果,外公给打开,儿子看着滚出来的一粒粒小果仁,两眼放光,脱口而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外公惊奇,只见儿子举着手中一粒红色的果仁不住叨叨着这《红豆》诗。而后儿子长到四五岁就给他讲毛泽东的生平与诗词,潜移默化的培养他的爱心与正直。在生活中培养他尊重并平等的对待他人,不管对面是一个乞丐或一个智障者,我都会告诉他:“他们都是父母生,同你一样有爱他的父母培养长大,只不过现在他们有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嘲笑。”所以儿子在童心里一直成长着浓浓的爱心。平日我身体偶有不适,对他说过:“看,妈妈老了,让你给累病了。”这句话对孩子的沉重感让我在与他的一次对话中深切的感受到了,接儿子从外婆家回去的车上,我的偏头痛犯了,儿子一边帮我揉一边问:“好点了吗,好点了吗?”而后两眼泪汪汪的说:“妈妈,我一点也不想长大了。”看着原先一直要求快点长大的儿子很诧异地问:“怎么?你不想长大那怎么实现你的理想?”“哦,我长大了你不就老了,我不喜欢你变老,你变成老姥姥那样怎么办?”一阵心痛但幸福的感觉略过心底:“小傻瓜,只有妈妈老了,你才会长大,妈妈会一直陪你长大,到那时你会更好的照顾妈妈了。”
2、培养孩子的“平凡”意识。
自古以来,每个能成“大器”者,是与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分不开的。有所“思”,才能有所“为”,理想定得高,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在一定意义上能起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但如果把理想仅仅理解为孩子的“成名成家”、“出人头地”,那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会容易产生“目空一切 ”,“瞧不起普通者”的不健康心理。在我第一次问四岁的儿子长大后要做什么时?儿子回答:“当篮球运动员。”问为什么,儿子回答,篮球运动员身体又高又棒。过一段时间又问同样问题,回答是当司机,原因是坐车好舒服。再后来的理想是:因为可以很威风的拿枪要当解放军、可以指挥很多人因此要做美国总统、因为能挣钱又可以玩电脑要做一个电脑家……儿子的这些平凡或不平凡的理想从来没有受到我不屑或呵斥的批评,每一次我都借机鼓励并引导他:实现理想就要有强壮的身体或渊博的知识,每一个岗位都要有人去承担,所以无论将来做什么都要有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的良好品格;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作风;在平凡中超越的智慧和在逆境中奋飞的胆识。
3、自信是创造一切的源泉。
平常在家里给孩子制造“率直、坦言、勇于表达自己”的环境,给孩子无畏无惧、畅所欲言的勇气,这样我们不但了解了孩子内心想法,也增加孩子的勇气与说话能力,还可以从孩子的说话中判断,给予正确的教导。记得儿子上二年级时,无意中我发现孩子的口袋里有我没见过的小零食,询问中,儿子说:“我周围的同学都有钱买他们喜欢的比卡丘图片和小零食,姐姐每个星期也有10元钱的零花钱,就我没有,所以我就拿压岁钱了。”我想了想,说:“哦,你长大了,可以自己买东西了,可是你应该对妈妈讲你的想法,妈妈相信你会管好、用好自己的钱。”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儿子很小心的只买了几次卡片,就把每次给他的钱整齐地塞到了一本书页里,我很高兴儿子比我想象的要自觉。一天,儿子很神秘的问我:“妈妈,天文望远镜需要多少钱?”“可能要一千多吧?”“噢,太贵了。可是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攒够。”原来儿子有目标了。在以后的几件事中,我们都让孩子自己决定,并适时的鼓励、表扬他:“对自己要有信心,你有能力做好。”儿子的自信心让我感到走进孩子的世界,听孩子说话,比让孩子听你的话还重要。
4、接受挫折和失败。
每个孩子小时候可能都有一个不能接受挫折的阶段。有一段时间儿子玩插积木却总也歪歪扭扭,玩折纸却折的皱巴巴不成样子,衣服怎么穿似乎都不对,系扣子、系鞋带不听手指的指挥,想搭高楼却中途倒了……他沮丧极了,有时是极度生气。每在这时,我从来不责怪他,只是告诉他没有人天生会,都是慢慢学会的。“妈妈小时候也不会自己穿衣服,是外婆教妈妈的。和妈妈一起来吧。”平时我们常教育孩子要学会与人分享,可有时儿子很大方地把玩具和吃的给了别的小朋友,而别的小朋友却不这样,儿子很迷惑。我就说:“哦,小朋友也许忘了或者他的妈妈忘了教他这个道理了。以后他会学会的。”现在有时他提的问题和为什么,我无法回答时就告诉他:“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你先问问爸爸,如果爸爸也不会,那我们就一起查资料或妈妈学会了再告诉你。”“为什么妈妈也不会呢?”“是啊,要学的东西很多,妈妈也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学到了,所以你看妈妈现也一直在读书学习呀。”于是他坦然接受了挫折和失败,不再急噪和沮丧。能够接受挫折和失败是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表现,也是快乐人生的基础。
5、博学。
仅仅告诉孩子“学习是重要的”远远不够。家长必须时时刻刻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从小我们就给孩子讲恐龙和远古生物、讲三国演义和历史人物、讲星空和天文知识等,陪着他一起看动物世界、看科学探索、看未解之迷、看历史剧,遇到问题同他一起查百科全书、辞海、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到书城、上网查资料。平日给他买的最多的就是书和光碟,所以他知道每一种恐龙的名字和习性,知道太阳系、日食、月食,知道毛泽东、知道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知道深海和深海生物,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和记忆方式,而且远远超出了父母的想象。
6、承受委屈。
人们在生活中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受委屈的考验。承受委屈是坚强、勇敢的表现,是更为成熟更为深沉的勇敢。儿子与同学或与兄弟姊妹在一起受了委屈,我没有大惊小怪、大动干戈,而是对他进行是非教育,告诉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就要互相谦让,这种谦让与委屈不会让你失去什么。有时在家里就某些问题对孩子耍了家长作风,让他受点委屈,之后再给他分析事因,讲明道理或向孩子承认错误。让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时更要勇敢地站立起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
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时候形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特别牢固、持久。而在家庭教育中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性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沟通,使教育真正为帮助孩子成为自信、独立、主动、富于创造性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基础。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所以,我将在快乐中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