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宋修桥
我在加强班级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实际,逐步形成了这样的教育思路:以班级集体建设为载体,以班级“成功教育”工作6条为抓手,以成功心理培养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为特色,实施“成功教育”,几年来,我尝试到了工作的甜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文化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成功教育”。
一、用“成功教育”激发学生自信自强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有8年了,有时我经常会感觉自己教学很卖力气,为什么学生就不努力,甚至厌学,我在探讨中逐步总结出了一个道理,那是学生缺乏学习上的兴趣与动力。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首先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教育”开始,让他们感到自己所在的班级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在学习上和班级工作上就会有优越感,有自豪感,更能加倍努力,更有利于学习的主动性。记得在初一第一次月考后,班级的成绩不理想,班级第一名刘佳阳同学仅在级部排在第24名的位置。这个信息如果让所有同学了解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班级学习第一名同学都在级部排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就更不行了”。这在以后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他们肯定会对待学习和班级其他事务产生怀疑的心态,对自己所在的班级失去努力的信心。如何树立学生们的信心和勇气?对于我来说,是我第一次必须要克服的最重要的难题。趁着周一是班会时间,我在班级向同学们说了一次善良的谎言:我说,同学们,这次考试我们班的整体成绩很好,综合分数位于级部第三名。学生们当时的反应是特别高兴,都觉得自己班级很优秀。在他们的心里树立起了班级集体荣誉感。我又接着说,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是第三名了,但是和第二名还有一段差距,更不用说第一名了。这时,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然后很关心的问老师,我们和第一名的差距是多少?我说和第二名现在的差距是综合所有学科的平均成绩仅有不到一分,与第一名还有8分呢!大家努努力,能在下一次考试中赶上第二名吗?学生们当时都异口同声地就表示了决心,一定会赶上第二名的。学生因此有了学习上的激情,有了刻苦努力的动力。
二、用“成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
纪律是学习进步的铺路石。没有良好的纪律来保证,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自习课很关键,天天有老师看着,是很理想的事情,学生们一定会静悄悄的,但是如果没有老师在场,学生们能自主地自觉学习,纪律就不一定很理想。我从抓学生自习课纪律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利用“纪律是保证班级成功”的班会,向同学们宣传纪律的重要性并对他们讲:“自习课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也更加能显示出每一个优秀的家庭教育一面,能直接反映出家庭中父母对你的高素质要求”。一谈到父母,哪个学生都不甘于落后,落后了,岂不是等于对父母脸上抹黑。此后,我还采取自习课上,让班长在黑板上写上“自觉”这两个字的办法,警示大家,只要有说话的当看到黑板上“自觉”这两个字,他就会马上收敛自己的行动了。充分的组织好课堂的纪律,培养良好的纪律习惯,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我还采用了先定时、定点,然后采取不定时、不定点到班级蹲班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和我们在一起,我开始经常在班级附近走动,在让他们能看到我,我也可能看到他们的地方出现,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存在。但是我不让学生们捕捉到我的活动规律,反过来形成“老鼠捉猫”的局面。这样长此下去,学生们个个都能用最好的一面展示自己,我们班级的组织纪律意识得到了升华,遵守纪律以成为我班学生的自觉习惯。
如:有一次两个老教师找我说:“怎么你们班没有老师在,同学们都很安静,像教室的人都出去了一样,仔细一看,原来一个个都扒在座位上学习,纪律真好”。当时我听到后那股高兴劲就不用提了,我马上转达给了学生,我和学生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
三、用“成功教育”规范班风班纪班貌
我根据“成功教育”基本思想。整理出班级“成功教育”工作6条:(1)深入了解学生,收集、分析信息,进行针对性常规教育;(2)重视非智力因素教育,改善学生心态,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3)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4)不断对学生提出积极期望和要求,实施目标引导;(5)实施鼓励性评价,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机会;(6)重视班集体常规建设,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
不同的学生,经受的人生历程各自不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小环境不同,品格当然不一样。对症下药是关键。有的学生,你和他横着来,他能和你横到底,表面上承认错误,背后里却对着干……;有的学生和他讲道理,眼泪流的哗哗的,也有同时吃软和吃硬的学生。只要摸到他们的脾气,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学生做了好事,大家皆大欢喜。学生作了错事,我处理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必须要分清楚事情的本质,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犯了一些无意识的小错误,比如打碎玻璃,我们完全可以原谅。有时可以用一个眼神就能解决问题。无须大发肝火,学生也非常欢迎这种处理办法。如:有一次,女生刘某把一块包装废纸无意扔在了地上,我正好走到她的座位旁看到了,怎样让她捡起来,我就用眼睛盯住了那块纸花,学生觉得老师一直在旁边站着,就本能的看老师,过了一会,自然也就会顺着老师的眼光看到了纸花,便捡了起来,还冲我笑笑,我也冲她笑笑,算是表扬。学生们犯错误是经常的、难免的,就连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也难免犯错误,我们又何必对学生过于“苛刻”,要给学生一次或多次机会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学生才会支持老师的教育。
学生们犯了错误,可以原谅。无论哪种错误,首先起码应该让他们认识到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我在教育的过程中为防止学生撒谎,经常用激励的方式表扬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提高认识的开始,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自己犯了错误,还进行掩饰,是每个人的本能,学生更不例外。
每次学生犯错误,我都用探讨的口吻问个究竟,学生开始往往是不想说,然后我用提示的方式,譬如:某月某日或者是某个地点或者是某些相关的学生发生的问题等,让学生回答我。我采取这个方式解决时间长了,学生都习惯了,以后你只要找他,他自己就会主动的说出自己的事情,包括你不知道的,统统告诉你。如果他告诉你的事情,不是你初步了解的,我就对他说,我找你来,不仅仅就这么一点小事吧!后面的事情你想知道的更多,他都能告诉你。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不让学生产生丝毫撒谎隐瞒事实真相的可能。 我在“成功教育”工作上采取了三个阶段的教育:
第一阶段:帮助、触发学生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抱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反复成功,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成功心理逐步得到形成。
第二阶段:学生尝试成功。目标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创造条件和情景。在尝试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较高层次的成功,使学生争取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层次的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励,通过尝试成功学生进一步发现自己的能力。
第三阶段:学生自己争取成功。以学生自我开发为主,继续给予帮助指导,目标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帮助学生产生自我期望和要求,自己主动争取成功的机会,形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自我激励的机制,通过学生自己争取成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功夫不符有心人,三年来,我们班的综合学习成绩在逐步上升,优秀生走在了级部前列。今年我班被青岛二中直升提前录取的刘佳阳同学名列录取总名次的第八名。我认为这是成功教育的结果。我平时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从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总之,班级工作,入之毫微,出之细腻。细心观察每件事情可以更加具有洞察力,关心每个学生,可以使你更有号召力。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教育无小事,可能一件所谓的小事,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希望影响学生的这件小事是一件好事!
我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