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宽容和关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发表时间:2008-09-22 阅读次数:975
 
    搞好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跟学生心灵相通,教师的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思路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不是在于这项措施本身有多么出色,而是能否真正切合学生们的心理需求,跟学生产生共鸣,而宽容和关爱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一、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要想开启学生心灵、走入学生心间,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几百双精细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要力争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带动学生,使他们从自己的言行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希望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老师的工作态度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老师敬业,学生才会勤奋;老师有事业心,学生才会有责任感;老师谦虚好学,学生才能富有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学生,成为学生最好的榜样。
 
二、让家长成为我们最好的助教
     现代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学生的生活空间更大,更多维化,家长、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日益迫切,因此教育也更应该团队化,教师应该善于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家长就是是班级教育这个链条中绝对不能忽视的一环。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孩子,对于单个的孩子来说,有时很多天老师都没时间和他单独长聊一次,而家长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来做到这一点,因此老师要说得很多话,要达到的很多教育目标都有可能请求家长帮助实现。因此,我非常重视新生的第一次家长会。成功地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力争把话说到家长的心坎里,就可以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班级的发展方向和整体计划,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等,最终争取达到给家长以信心、得到家长们的认同和大力支持的目的,自己后面的整个三年工作都会变得轻松然而有效。家长职业、受教育程度各异,在教育孩子方面肯定各有不同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个家长会,就可以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比如说班里有量化措施,我们班的很多家长也在家里搞起了家庭会议、量化。每次家长会我都会推出一个明星家长,向家长分享教育体验,这会达到多方面的效果:为其他家长树立了榜样,同时给予一定的紧迫感;无须动员他就会为班级老师的工作给予支持,把很多老师们想说的话说给其他家长们听,效果反而比老师们说出来效果更好;他的良好的管理经验为其他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甚至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老师们去借鉴,这些年中我就从我们的家长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家长和教师作为学生每天两个时段的主要教育者的工作加在一起构成了孩子们学生时代的主体框架,只有这两个版块衔接自然无断层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起到1+1=2甚至远大于2的效果,假如家长和老师的思路是不一致甚至相反的,那1+1就要远小于2乃至回到起点。我在家长会时给家长们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老师和家长就如同一个轨道的两个边,学生就是在这个轨道中行进的一个小球,我们的共同目的就是辅助支持这孩子沿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最好不要有任何分歧,即使有分歧,也要加强沟通并最终达成一致。如果我们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发出的是不同的声音,那就如同这个轨道变得不太规则,让孩子无所适从、无法前进或如同轨道的一边缺失,剩下的一边稍一加压力,这个小球肯定会远离轨道飞出去。这儿我所指的教师,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而是整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团队。这也进入我想说的第三个方面:
 
三、让我们的每位任课老师都成为学生们的偶像
    “爱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任何人是完美无缺的,每位教师肯定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假设老师的教学水平是1,假如学生信任甚至爱戴这位老师,最终的教学效果可能就会是1.5甚至是2;相反,假如学生只盯着老师的缺点看,那最终的教学效果可能就会远远小于1。换言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想让每位任课老师充分发挥自身水平,就得能充分地为任课老师们树立威信。每轮学生的第一次家长会我都会跟家长重点介绍一下各位任课老师,当然原则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尽量扬长避短,同时跟家长做一个约定: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各位任课老师的工作,即使真的一旦出现分歧,要跟老师沟通,而切忌在孩子面前埋怨和指责老师。道理讲明了,每届学生的家长们都能愉快地接受,随后三年的很多工作也就好做了。在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合理引导学生去理解爱戴自己的老师,班主任同时合理处理各种问题,把难做的事更多地由班主任去承担,作好学生们和任课老师们之间的纽带和润滑剂。
四、精心培育、悉心呵护,让孩子们生活在阳光下
    教学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
1.班级目标化管理。一个班级也和一个人一样,得有个生活的目标,班级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目标化。一方面,每次分完班熟悉完学生之后,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想想这三年该怎样安排。因为比较巧合的是最近的三届学生入学成绩都是年级第八名(其中2000级是9个班),起点不高,所以第一年重点一般都放在习惯、能力、班风、学风的培养上,即使成绩仍在级部后列,把这四方面问题解决了,第二年进步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后两年工作都会轻松许多。第二年重点就是巩固和提高,并把中游学生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分化的群体,而他们表现好了往上可以“顶”一下优生,对下可以“拽”一下后进生。第三年把重心重新回到两头,进而达到推动整体的目的。就能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这几界学生方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另一方面,每个学生也都要制定自己的目标,这分别包括每一阶段发展目标、在班内或班外的赶超目标、期中期末考试目标等。有了目标,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同时实现目标化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班主任对班级工作不需增强预见性和随时应变的能力,避免“守株待兔”和“亡羊补牢”两种误区,而应做到“未雨绸缪”。
2.星级量化方式。很多孩子痴迷网络游戏,为了那虚无的积分或等级等废寝忘食,我就想能否在班级量化中也渗透一点这样的元素,于是我就试着采用星级制,每学期量化分为一星至十星十个等级,学生们每积到一定的分数,就往上晋一个等级。实验效果还不错,当然还是远远达不到孩子们对游戏的积分等级装备等的那种痴迷的程度。
    另外班内评优入团等也都采取量化的方式,以入团为例,我们班按这样的比例积分:班级量化分40%,同学投票20%,老师投票20%,最近的一次大考成绩20%,担任的班级工作已附加分的方式出现,这样就避免了单纯投票选举的片面性。另外规则的制定也都必须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制定和修改都在每学期期初,这样就避免了“边比赛边定规则”或“先比赛后定规则”的争议。
    3. 班干部是老师的左膀右臂,是班级的核心,他们最直接的生活在班集体中,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做好班干部也是抓好班级工作的关键之一。我首先选好班干,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其次做到“三放”,即放手、放心、放权,做到用人不疑,允许他们出现失误,让他们大胆管理班级,逐步提高其班级管理水平,多肯定其工作成果,注意维护他们在全体学生中的威信,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解决。
4.  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对于后进生和特殊学生,首先亲近他们,尊重他们,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尽量去放大他们的优点,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 做到严爱有度,收放自如。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了,水平所限,不当之处肯定很多,恳请各位专家多多给予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英语组  王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