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写什么“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资格,因为一直都不认为是一个好妈妈。但是,毕竟也当了这么多年了,成功的经验不敢说有,心得体会还是有一些的。我愿意抛砖引玉,和咱五中的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的家庭教育”这一大话题。
首先,我觉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也就是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也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咱们做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我们都知道,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但我们往往不知道,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也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大于言传,我想,说的就是这回事。
第二,我觉得一个好妈妈最重要的品质是要稳住。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有人说,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孩子的优点需要妈妈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孩子的缺点需要妈妈给他时间去自省和改正。只有妈妈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稳”没做好,不能够稳下来的妈妈,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面对孩子,不管他(她)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保证咱们做妈妈的情绪的平和,这是你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第三,我觉得一个好妈妈要学会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其实这一点我自己做得并不好。有时候还很幼稚的在孩子面前逞能,硬撑着。但凭感觉,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妈妈,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那就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吧!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越柔和的母亲,她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还记得八年级上册有一篇胡适写的《我的母亲》,胡适那么了不起的一个人,曾在美国拿过八个学位,人缘又好,当时人以称“我的朋友胡适之”为荣的,他的妈妈却只是一个柔弱的寡妇!唉,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却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第四,虽说教无定法,但我们的家庭教育是要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家长给他穿,给他洗;爱孩子的时候,爱到早床的时候,在旁边喊,甚至帮孩子穿衣服,这叫爱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们的孩子渴望到问我们要东西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才把道理点出来。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或者爸爸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有时候,真是不敢想,一眨眼,自己已经是13岁孩子的妈妈了!回首自己走过的做妈妈之路,曾经有过多少失误,多少迷茫,多少遗憾。但,使我深感骄傲的,是尽管自己缺点多多,孩子却十分争气,也很像样子。归根结底,咱们做家长的,还是要感谢孩子啊。感谢孩子,使我们的人生,完满富足。
青岛五中八年级4班 刘思尧家长 郭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