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模式是与教学方法类似的一个概念,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通常,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但研究表明,教学方法在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已越来越模式化。大多数方法可能同时包含有其他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能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操作法等。故本章将教学方法的外延扩大,理解为大方法,与教学模式含义相近,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
本章将介绍七种比较典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教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webQuest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体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式、启发式,也体现了两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和探究式;不仅有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作,也有建构主义的代表作;不仅有适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也有适合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仅有适合班级教学的,也有适合小组和个别化教学的。当然,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绝不只这六种,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会涌现出更多有价值和推广意义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每种教学方法的介绍中部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教学过程,但是,这些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不可更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
5.1 讲授法
一、方法简介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①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②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③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④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几种形式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配合使用。
讲述:指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通常在叙述某一问题的历史情况、某一发明或发现的过程以及人物传记材料等时采用这种方法,如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讲解:指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等。一般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如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就需要对程序的算法、规则等进行细心的讲解。
讲读:其主要特点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加入练习活动,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读和练,是讲、读、练结合的活动。
讲演:指教师不仅要描绘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事实做出科学的结论。讲演所涉及的问题比较深广,所需时间比较长,它要求有分析、有概括、有理论、有实际,有理有据。如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如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这就是讲演。
这几种形式都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师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讲的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切忌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导致注入式的讲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性或诱导性的设疑、解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够把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发展智力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讲授法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应用最广的传统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手段被引入教学领域,出现了演示法、实验法等,这些方法手段和讲授法相结合,丰富讲授法的教学形式。需要明确的是,几乎所有教师在课堂中都要进行讲授,只是讲授占据的时间比例不尽相同,因此,讲授方式有时体现为辅助手段,有时表现为主导方式。按照本书约定,此处所指讲授法实际上就是“讲授为主式”或者“讲授主导式”,即以讲授为主导,其他教学方式作为辅助方式问或穿插其中,通过“讲授”穿针引线使不同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共同服务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借助一些直观手段,如某些媒体、实物,边讲授边操作、演示。譬如,像程序设计这种较复杂、需要较多逻辑思维的内容,在系统化讲授的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