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是督促及时完成作业。每天孩子回家,作业不完成,不许玩,并且要书写工整,保证质量。开始孩子有抵触情绪,但我们坚持要求不放松,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回家先完成作业的习惯。二是严格落实老师要求。每天按老师的要求,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对需改错的地方,帮助分析出错的原因,并举一反三,使其加深印象,效果良好。如有些习题,不是不会,而是因为粗心,就经常加以提醒,帮其认清不足并改正。三是注重学习方式方法。得益于小时候的养成,孩子非常喜欢看书,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注意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比如让孩子练习看图说话,并加以点评,再让其复述一遍,孩子的理解能力有明显提高。数学学习中,在完成作业后,适当给孩子布置一些练习题,有针对性地提高心算能力,孩子数学成绩比上学期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引导
一是日常生活中不娇惯,注重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引导孩子克服依赖性,同时加强纪律、卫生观念,提高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等。二是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担当意识。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三是激发其上进心。通过睡前讲故事等,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日常表现采取小孩喜欢的方式方法给予奖励、鼓励,使其保持积极的进取心。
三、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一是辩证地对待特长班。一年级是孩子适应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我们认为给孩子报太多的特长班,会使其疲于应付,最终将会对课堂学习也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使她每周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二是控制孩子看电视。尤其是晚上,尽量让孩子少看、不看电视,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第二天上学就精神饱满。三是不加重课外作业负担。现在各种教辅书琳琳琅琅,我们很少让孩子做课本以外的习题,避免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通过上述方法,孩子学习兴致很高,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非常欣慰。我们知道,她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无私帮助。我相信,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快乐陪伴下,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〇一一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