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王老师的电话,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看到这命题有点忐忑,因为杜泓仪充其量只是一个不讨厌读书的孩子,距离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还相去甚远。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对此都有很多心得,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从小时候起,会经常性地给她读一些故事,孩子从“听”到“一起读”再到现在的“自己读”,整个过程还是有很多变化的。
先来说一说她最近的变化,因为以前自己时不时偷懒,和她一起读书的行为是断断续续的,近半年来几乎坚持每天读,她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阅读速度明显加快,有些没有注音的书偶尔也愿意磕磕巴巴地读一读,她开始认识到书本里的讲述很有意思。
总结一下几个要点,这也是我想要坚持做但还没做到的,一起来切磋一下。
一、持之以恒,把书读给孩子听
孩子小时候,我们都会在睡前给她读一两篇小故事,时间长了,就坚持不了了,或者是给她听录音故事。我个人认为,实实在在捧在手里的书本和父母有温度的讲解对孩子更有意义。如果有可能,即便孩子长大了,即便可以独立阅读,也要抽时间读书给她听。有心理学家就提出,睡前10分钟共读可帮助睡眠,对孩子免疫系统、倾听技巧及想像力的发展都有帮助。
二、循序渐进,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
5岁前,基本上都是由家长读给她听,后来识一些字后,我就想引导她自己读,她一开始挺拒绝的,这时候我选一些她感兴趣,有注音,篇幅小的故事,和她商量:妈妈今天累了,想先休息一下,你先自己读,把不会的字圈起来,一会妈妈再给你读一遍。时间久了,书本上圈的字就越来越少,她也很有成就感,慢慢地,她就不太缠着我讲故事,自己也可以读一些了。
三、兴趣为先,允许无目的的阅读
我个人认为,孩子的阅读兴趣最重要,开始时让她进行“没有任何目的”的阅读,才会让孩子喜欢读书。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自然知识,孩子只要喜欢读,就说明她已经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已经在她心里留下痕迹,具体内容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如果讲完故事就考她,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并总结复述,这样就适得其反了,当孩子一旦认为阅读是个任务的时候,她的兴趣就容易被扼杀。
四、斗智斗勇,充分使用小技巧
小孩可爱可笑又可恨,当你很中肯地和她讲道理时往往是无效的,同样你很认真地和她探讨读书的益处,她会充耳不闻。这时就要不仁不义地使用一些小技巧。
1、利用小孩的逆反心理。小孩总是喜欢说不,以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不防利用小孩这种可爱心理,当她做了不该做的事,我总是会说,如果再这样,今天的故事就取消了,她便会认为给她讲故事是天大的奖励,只有好孩子才可以听到故事,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就更喜欢听故事了。
2、将故事化为情景表演。每个小孩都喜欢过家家,喜欢表演,将阅读化为戏剧,调动全家人每人选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表演。比如课文《三个小伙伴》,分角色扮演小象、小袋鼠和小野猪,小孩乐此不疲,这种间接性的体验大大提高了她的学习阅读兴趣。
以上是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小经验,抛砖引玉吧。作为家长,不管用什么方法引导孩子读书,最重要是要把读书意识转化为行动力,并且不断地坚持下去。
泓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