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活动的交通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我国的语言文学的学习,学生从中可以广泛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借助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视野审视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在小学牛津英语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有关民族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将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穿插安排到课堂教学的总体框架中去,并落实到每个课时。
一、 挖掘拓展课堂教材,寓教于课文之中。
虽然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不像语文教材那样有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荟萃,英语课文相较而言以简单易懂为主,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英语知识而设定的,但仔细对这些英语课文做一下研究,就不难发现其中有些文章也为我们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发挥的空间,这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内容。所以我们应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寓民族精神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案例1:小学牛津英语Unit1 Where I live中的Let’s talk,要求学生掌握单词:Shanghai以及句型I live in Shanghai. I love Shanghai.
当我在教授Shanghai这个单词时,我通过媒体的展示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上海的很多著名的建筑,公园等。如:Nanpu Bridge, Jingmao Building, Shanghai Zoo, Yu Garden, 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the Bund……让学生了解上海的变化。从而再来学习I love Shanghai.这样就会使学生深有感触,从而培养学生要热爱家乡,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激发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更繁荣富强的家乡而努力。
二、创设生活情景,寓教于实际生活中。
案例二:小学牛津英语2B Unit3 My room 中的Let’ act, 要求学生掌握句型Clean your _______,please.
对于教授这个句型,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在课件画面上出示了一间房间的图片。但这间房间很乱,很脏。地上都是玩具,书本,衣服。让学生讨论自己平时在家是不是自己的东西都不会整理,让爸爸妈妈整理。讨论之后,我就出示句型Clean your room, please. Clean the table, please. 之后再让学生来整理房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爱卫生讲卫生的好孩子,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平时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中教师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修身正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学生,达到“身教甚于言传”的教育效果。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我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礼貌用语:please, Thank you. I’m sorry. That’s all right…自己首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都努力从每一个小细节,发掘出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但是我也体会到,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如何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个重点、难点,必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总之,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点点滴滴和潜移默化的,是“润物”而“细无声”的。而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更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