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

发表时间:2014-10-10 阅读次数:510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课堂提问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还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控教学,有效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提问;提问策略
一、有效提问的标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课堂中教师的提问造成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或者学生只能做出十分简短的或不恰当的回答,提问就一定存在问题。那么如何把握提问的有效性呢?好问题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学生主体原则
首先,问题应能使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而非只是少数几个成绩好或自信心强的学生。有时教师反映,每节课下来总是那么五六个学生在回答,其他学生都不爱动脑筋。这其中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提问也许存在问题。提问的方法、时机、问题的趣味性等。其次,有些教师只将目光盯在自己所定的正确答案上,只要有学生将这个答案说出,就继续进行教学,而对其它依然举手的同学视而不见。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依然举手的同学是否对教师给出的答案完全接受,或是还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就因时间等原因不予理睬了。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降低,产生倦怠情绪,对学习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最后,提问应能给学生安全感,相信即使自己回答的不全面或答错了,也不会遭到嘲笑,相反会受到教师的尊重并得到帮助。
2、学习价值原则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富有启发性,还要问得有趣,具有挑战性,令学生兴奋。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应有利于对所学材料的进一步处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填充时间。例如朗文教材2A中最后一则故事。农场主虐待小动物,动物们该如何做?学生会回答给农场主写信或找农场主谈判,而写的内容与说的内容都是将书中的句子重新整合。S:We don’t like this farm. We are hard working all the time. We are tired but you are unkind. We want some food and please be a nice man.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忘记”自己是在学语言,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难易适度原则
把握问题的层次性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问题不易太简单,也不易太难。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可。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可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小问题进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问题的难易度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体验到获取新知的快乐。
二、影响有效提问的因素
   做到有效提问,就需要注意控制影响有效提问的因素。国外学者将其分为五个方面:1、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不同的问题对回答者的语言要求有别。许多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但语言水平不够,仍无法回答,所以要保证提问有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相关问题。2、问题的语言组织。问题必须用词清楚,能够使学生立即抓住要害,清楚教师所期望的是什么样的答案。3、为学生留有思考和回答的时间。提问后等待3-5秒,最多不超过20秒。等待的时间会让学生的参与人数增加,回答的准确率也会提高,自信心都会增强。如果时间太短,教师控制时间的“机智”表现则会令学生失去信心,懒于思考。4、选择答题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不同的学习风格特征而定。有的喜欢开放性问题,有的喜欢封闭性问题。还可以将此作为一种监控手段,针对性的提问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或胆小的学生。5、给与适度的反馈。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回答。做出公正、科学的评价。好的回答要做出正面的反馈,对不理想或错误的答案也不要单纯的批评,应由单纯的从答案正误上评价转变为发现学生的“亮点”,从思维方式和能力上给与评价,使评价的过程成为进一步帮助指导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提问策略
提问的有效性依赖于提问的策略性,那么有什么策略可以遵循和采纳呢?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下从四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导入时提问
上新课时,如何提问非常重要。通常可以先提几个回忆性的检查知识的问题,再抛出一些理解、分析的问题作过渡,引发学生渴求新知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例如朗文教材2A第六单元的故事,Charlie与Cherry在公园与父母走失的内容,可以用提问导入新课。
T: What places are in the park?
S1: The toilets are in the park.
S2: The snack bar is in the park.
S3: The fish pond is in the park.
让学生先复习公园里有哪些地方,紧接着提问这些地方在公园的位置。
T: Where are the toilets?
S1: They’re behind the fish pond.
T: Where is the snack bar?
S2:It’s in front of the exit.
以上这些问答将为新授内容两个小孩走失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T: Who are they? Are they happy?
这一问题自然过渡到新故事中。除了故事教学适合用提问引入,语法教学、写作训练都能用提问引入。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风趣地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只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精心创设情景,就能提出好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强化重点、难点时的提问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时只要抓住了重难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因此,备课时教师应找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然后以此为主线,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教学中将其逐一突破,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例如朗文教材2A“Coming to school”故事部分的重点是句型Let’s get into a group.教师将难度降低,使其分散成几个小部分进行教学。先教单词group,教师将水果、蔬菜按颜色分成红、绿两组。T: What colour is the cherry/ strawberry/ bean/ cucumber…? 分出red group和green group后,教师紧接着问:What colour do you like? Which group do you join in? 引出Let’s get into a group. 再利用学生到校乘不同的交通工具进行分类。How many pupils come to school by tram? 反复操练,循环往复,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而难度的降低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材料。
3、过渡时的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时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感到莫明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而是会用现有的知识技能去学习新内容。例如牛津教材3B“noise”一课中,在教完noise的名词形式后过渡到形容词noisy,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What’s that noise?
Do you like this noise? Why?
引出形容词noisy,再从中过渡到noisy的用法。
Look at the place. Is it noisy?
Who is noisy in our class?
这样的问题学生答后就比较能分清noise与noisy的区别了。这种提问就深化了学习内容,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养成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4、扩充法提问
就是结合学生的学习进程和问题,把提问引入其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扩大学生的学习收获,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的方法。例如运用扩充法进行作业讲评。抓住学生的普遍问题,设置相应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指导和帮助。扩充法还能运用到默写单词中,打破以往教师讲一个单词,学生默一个单词的做法。例如默数字15,可以问:How much is eight plus seven? 默sour,问:What’s the opposite word of sweet? 或Taste the lemon, how does it feel?除了教师的提问,学生之间的提问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比如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一个标题,学生进行brainstorming的发问:what, who, where, is…不仅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扩充法的另一重要作用就在与此,可以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总之,做好课堂提问,要做到精心备课,巧妙设计问题;恰当把握提问时机,使学生有话想说;巧妙设置情景,使学生有话可说;设置问题难易适度,使学生有话会说;恰当的反馈,使学生有话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