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中学生是“新人类”——从幼儿园到大学——他们伴随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成长,被电脑、视频游戏、mp3和其他数字工具包围,“数字一代”的上网、游戏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我们现在教的00后、 “新新人类”更牛——他们一出生就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熏陶——已经进化成“划一代”!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自主化为主的教学变革也在进行着……
从上学期期末,咱们跟随者教育中心科研部的于泳老师一同打开了微课研究的大门。随后,我们一起制作微课、研究微课,在相互碰撞中、相互学习中走上了微课研究的探究之路。在咱们学校,让大家开始了解微课是在王懿老师的数学课堂,刚开始时,在区级层面也有很多数学老师制作的微课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包括我在内,许多语文老师有着这样的困惑: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哪里用微课,怎样用微课呢?前期,我有幸能参与区级语文微课研究团队,跟随教研员学习。今天,我主要就微课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和大家谈一谈几点做法。
1.学习习惯养成:
包括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读书姿势等。最近,卫生部近视眼实验室调查发现,近视眼的最大成因是错误的握笔姿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95%是缘于错误的握笔姿势。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据,看来纠正学生错误的执笔姿势已成为我们小学教师最艰巨的任务。但每节课花去大量时间来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也不是很现实,毕竟40分钟内有很多教学任务要完成。有些老师也反映,我们每节语文课都要书写汉字,一些错误的握笔姿势一旦养成改起来非常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特别在低年级学段执教的老师在课堂中重视读写姿势的教学。我们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在以往教读写姿势时,基本都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过于被动,而且有的位置的孩子不一定能看到老师的演示,时间一长,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易集中了。那么我们现在所做的微课研究,就能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我们在讲解执笔姿势时,就可以提前录制出握笔姿势,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清楚地看出握笔的哪里?怎样握等等,然后加入语言描述,最后合成一个完整的视频。上课前学生可以先看视频学习,课上老师提问怎样做才是正确执笔姿势,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后,老师只需要进行总结即可。然后再让学生对照视频做正确的执笔姿势,教师这时就可以专心的检查学生的姿势是否标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而且微课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对照练习,家长也能够参与其中,能够帮助我们对孩子的握笔姿势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也是一种良好家校沟通的方式。
2.查字典:
在学生初次接触查字典时,老师都要先指导学生认识字典,然后再指导运用字典查字的方法,这样的课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容易失去耐心,一走神儿就容易跟不上,学习效果较低。如果将认识字典和查字典的过程制作成微课,由学生提前在家观看学习,这样课堂上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让学生对查字典的步骤进行总结,然后再出示一些练习进行当堂反馈。由于查字典的方法都是由学生交流总结出来的,所以学生的记忆性和参与度更高,正确率必然会比以往的方式高。
3.生字的识记方法:
学生在接触生字的识记方法时,都是老师逐个字的教,每篇课文中的生字也比较分散,识记起来比较零散且时间浪费较多。我们在区域研究时,将低年级常用的识记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制作成汉字学习资源微课。其中包括同偏旁的字归类识字、形近字归类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字理识字(象形字和会意字)等。这样学生每次在学习新的生字时,就可以参照微课中的方法识记生字,这样不仅生字记得牢,而且能帮助学生借助方法认识更多的字,达到自主识字、扩充识字量的目的。由于这是学生自学所得,比老师反复的教效果会更好,兴趣也会更高。而且我们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孩子把字写好。
4.生字和拼音的书写格式:
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写字时,都是老师在学校教格式,课堂上由于老师反复强调,可能会写得好一些,但是低年级的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回到家再练字时,基本上就忘了格式了,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指导,只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结果就造成了家校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将汉字书写的要求和格式录成视频,并加上老师的语言描述,就可以直观的演示,家长在指导时也有了参考,学生也能回忆起课堂上老师的要求,将字写规范。
5.习作训练:
不论低年级的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习作也都可以使用微课,比如指导习作的格式、方法、内容、要求等都可以录成微课,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讨论交流,教师可以空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有话可写。
6.背诵方法指导:
比如相似段落背诵方法的指导。低年级的《雨点》《鲜花和星星》《蚕姑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问银河》等课文中都有相似的段落或句式,我们就可以将其做成微课,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背诵类似的课文,这样既省去了课堂上老师反复引导所浪费的时间,也能让学生将这背诵方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方法背诵其他课文。
除了以上几方面,微课还可以用于高效阅读和高效记忆、标点符号的使用、段落的划分、口语交际训练、句式练习、朗读技巧、课内或同步练习题中的重难点讲解、拼音的拼读与拼写等。录制微课虽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一种提升。让我们继续行走在微课研究之路上吧,且研且珍惜!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