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号下午,我参加了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举办的“慕课建设及翻转课堂”活动。在观摩课例的过程中,我还在想: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努力探究与先行者的经验方法结合起来,我们的微课程研究肯定会有更大的突破。两节语文课,老师都是采用了课前播放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学习,以此来辅助课堂教学。由此也可以看出来,目前的微课研究阶段,课前放微课的形式还是挺普遍的。在课例结束后的总结阶段,我迫切的想听到语文学科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到底适不适合微课?语文的哪些方面可以利用微课?下面,我简单的将专家们的一些探讨和老师们做一下交流。
第一,语文教学翻转可行吗?答案是可行。注重课堂上的师生平等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也是我们在教研中始终强调的。因此,我们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课前预习,只有预习充分了,在课堂上,他们才有话可说,才能体现平等对话。但是回顾一下我们的学生目前的预习情况:他们停留在简单的读读课文,甚至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仔细想想: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就是几节公开课。微课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给了学生在课前“看的条件”、“想的时间”,可以自主的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上课的一位老师说:当有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的时候,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马上就会有其余同学解决掉。这样,课堂上,学生就有了“说的场合”、“创的机会”。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我们也就不用担心教学环节太紧张,读写结合没时间,堂堂清完成不了了。
第二、语文教学翻转什么?专家出示了三点:理念、手段和方法。理念方面,微课程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微课程翻转了教学手段,即将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的课堂,通过师生平等对话的方法来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不是我们巧妙地设计环节,制作课件。微课程还翻转了教学方法,比如基础知识点,我们就可以从课堂中挪出来放到课前或者课后。基本的语法分析通过微课进行讲解不仅更直观,还关注了潜能生对于方法的掌握。资料查阅的指导,真正达成了课标要求的学生学会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深度思维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到底语文学科可以在哪些方面运用微课呢?专家出示了一幅图。简单的罗列了一下:1.专题归类,像我之前制作的微课:如何学习写人类文章。2.古诗文赏析。教师在微课中呈现诗题、诗人、诗意、诗情的学习方法,易于学生反复揣摩。3.预习拓展。利用微课和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并进行筛选、整理。无形之中是方法的指导。4.直观演示。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批注的演示,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5.识字写字、指导朗读、写作指导等等。
第三、翻转课堂做什么?很多学校都处在微课的探究发展阶段,相信很多老师也都迷惑不解,翻转课堂到底用来干什么?有何用?专家的两句话点醒梦中人。1.翻转课堂就是要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如果这个微课投入我们的教学中,肯定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想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实践。
2.翻转课堂正是在把握教语文的思想!新课标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情景,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将课堂进行翻转后,我们在课堂上便会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和学生一起探讨,学生的表达、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合作都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发展。课堂也就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也就真的叫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