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行走在翻转课堂研究之路上——刘年生

发表时间:2014-11-07 阅读次数:914
一、     接受任务 努力开拓
上个学期末,接到做微课的任务,我相信大多数老师与我们一样,
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没有任何基础,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范例,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应该是市南区第一个吃螃蟹的。面对任务面对困难我们不等不靠,积极应对、努力钻研。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先后用7款软件(edius、ae、ps、ppt、cs、录屏大师、会声会影)制作了15个范本,最终圆满出色的完成了教研员与学校布置的制作第一节微课的任务,受到了教研员及学校的肯定与表扬。
通过制作第一节微课,我们磨砺了制作技术,总结了制作经验,为全校微课的顺利实施拓展了思路。
二、以我为主 带动全员
由于学科特点,我们信息组在微课的研究中既是微课制作参与者,更是学校微课技术保障者。我们在研讨微课的同时,还要研究制作微课的技术。为学校微课制作上水平提供强力保障。
每周一信息组教研的时间,我们都会针对特定软件的使用,进行交流沟通,研究制作微课的先进技术,研究技术运用的最佳时机。并在第一时间将先进的技术、软件教授给全体老师。本学期我们针对老师们制作微课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微课软件培训。在培训中我们竭尽所能,将自己所学所会的已经掌握的软件使用方法使用心得毫无保留的教授给每位老师,并提供随时随地的技术支持。
老师们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经常和我们一起探讨解决,每当和老师们解决微课制作中的每个困难我们由衷感到自豪与欣慰。
在“微课”的制作中,我们除了指导全校老师制作微课以外,我们也在分管领导胥校长的带领下,加强业务研究,反反复复多次的修改完善制作的“微课”。在市南区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研讨中,刘年生、陈琰两位老师进行了典型发言。 邹平一老师在全区的“微课”制作反馈中,受到提名表扬。
三、积极进取 再上台阶
随着各个层面微课的开展,简单的微视频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为与时俱进弥补不足、提高微视频制作技术,优化微课使用效率我们还积极参加各个层面组织的各种微课技术培训,提高微课制作技术。为下步制作交互式微课积累提高更多的先进技术。
微课源于幕课,所以我们教研组为更彻底了解微课的缘由,对幕课进行了专门研究。通过集中学习、观看国外慕课视频、学习记录、交流反馈了解了幕课。
我们在学校的领导下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善于学
习,勇于探索,克服重重困难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着,发展着。
2014年5月6日,陈琰老师进行了“翻转课堂”的试讲,市南区信息技术教研员与学校分管领导、信息组的老师们进行了听课,开展了深入的研讨。
     5月7日,青岛市信息技术教研员王鑫老师走进学校,分别听了我校陈琰老师 “翻转课堂”的展示,并进行了评课指导。
     5月15日,陈琰老师将代表市南区参加青岛市“翻转课堂”研究展示。
学无止境,进无止境,技术只能提供支撑,理念方能决定未来。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信息组愿与各位一道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为丰富“海文化”内涵添砖加瓦,为文登明天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