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电子书包,如何冲出“困境”?

发表时间:2014-11-12 阅读次数:552

终端硬件、平台软件、教学服务是构成电子书包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协调才能构成真正的电子书包。遗憾的是,现在这三者不仅互不相干,而且各自都在乱弹琴。

     根本出路之必要条件

     教学系统,要做到道、术、器三位一体

     教学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也不能只有其理,而缺其法。这就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完成道、术、器的全面革新。

      1.道之变:道即教学原理,当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现代的学生中心。扭转当前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的恶性教学生态构建学生如何学,教师就如何教的良性教学生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力和学习力为教学基础,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的学习任务,支持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地达成学习的新型教学理念。

     要实现教适应学,需要从外部构建支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功达成学习任务自能学习技术环境;同时,还需要从内部构建实现由任务驱动的要我学,向由兴趣驱动的我要学转化成功学习动力环境。

      2.术之变:术即教学模式,当由传统师传生受,变革为五环四步

     1)单元五环节教学:要做到懂的不学,会的不练对于学生已懂(明白/明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学习或重点学习;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练习或重点练习。这样,一方面尽量减少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和浪费,同时尽量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导向对其具有挑战性和学习意义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

     2)课节四步骤教学:要做到教其不懂,导其疑难。对于教师,在课堂(课节)教学中则要求做到:明确每个层次(类别)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状况,针对学生可能或确实不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和已经存在的学习疑惑、困难之处进行指导、辅导、督导和疏导等。

     这样,有的放矢,才能获得在教与学过程中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3.器之变:器即教学平台,当由传统的粉笔黑板,变革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业务方面,支持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实施,结果分析等;教学管理方面,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监控、网络监管、教学档案等;教学工具方面,有课件制作工具、学科工具等。一句话,教学系统必须全面体现教适应学教学思想和全面支持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教学之道、教学之术、教学之器,三位一体,构成了电子书包成功实施的必要基础。

     根本出路之充分条件

      教师,要达到既懂又会

     道、术、器只是现信息化教学的必要基础,但能否和如何驾驭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以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却是教师。教师对相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与教学技能的熟练掌握,是电子书包建设能否成功的充分因素。这就需要对项目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方位推进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培训和指导,才能为整个信息化教学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而这包括教学技能培训、日常教学指导、教学问题研究等三个方面。

     教师技能培训包括以下二方面的内容:理论培训,包括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疑惑破解等;技能实训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实施、教学评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