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作一段视频,它究竟录的的什么?它记录什么内容?
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东西,用数字化手段把它数字化,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替代老师上课,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他有最大好处在这个地方,因此微课程要做的事情,不是把这个文字的教材有声化,如果有声化就根本不需要人来读,现在电脑可以直接读出来,那何必让老师读呢,你把文字打到里面它就自动变成有声了,那为什么需要人呢?因为人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知识是计算机语音翻译不能做到的事,那微课程就是把老师这个东西记录下来。
微课程应该记录什么呢?第一点,是记录教师他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点微课程记录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和他与学生的情感活动。好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比较,我们设计微课程或编教材有什么区别?
微课程:更有故事感
首先对比下,纸质教材和微课程的区别,纸质教材它是一个严谨的知识体系缩比,它客观介绍学科知识,它没有故事感,那时候我们在出版社讲微课堂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在编教材的时候,要记得三审,而且要严格编审制度,你编辑的课程里带有情感的话全部删掉,不能够留的。
微课程:灵活的教学策略
纸质教材是通过国家统一课标,使用学术性语言来描述课间知识的,而微课程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教学策略,更加丰富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另外,纸质教材是全体学生用同一个版本,同样的教学,而这个微课程他可以针对你班上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个性化的施教方法。因为有些老师,他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他知道学生哪些地方不足,他知道怎样讲别人才容易明白。
微课程:可以互动,集体的智慧
纸质教材是单一的纸张载体。因此,它只有一种方式就是略体。而微课程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用移动技术,可以有声音动画,视频,可以互动,这一点是纸张教材永远做不到的。因为他受到载体的限制。再看作者群,现在的纸质教材往往是作者或出版社的编辑,是少数群体的智慧。但是微课程不一样,全中国一千万老师,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魅力,自己的风趣、幽默,就像郭德刚这样的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