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明校园
思想道德建设好
领导班子建设好
教师队伍建设好
活动阵地建设好
校园文化建设好
优美环境建设好
管理团队
制度建设
共青团建设
工会之家
教师频道
师德建设
教学科研
校本研修
班主任工作坊
教师风采
德育之窗
健康教育
主题活动
创客培养
艺术教育
动感中队
活动阵地
家校共建
E网平安
开放办学
实践基地
文化建设
校史年轮
节庆活动
文明校园风采
国际理解教育
校园环境
校园风光
环保教育
安全护航
基本信息
基本概况
政策法规
办事信息
教育领域
您目前的位置:
活动阵地-嘉峪关
>
家校共建-嘉峪关
>
正文
告诉孩子听讲要注意的几点
发表时间:
2012-06-08
阅读次数:
410
听讲要注意的几点
听课是学习的最有效途径,很重要,而会听课就更重要了。以下是科学的听课方式,对比一下自己的听课方式,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养分,改善听课效果。
如何上好课?这是初中生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变
“
课堂
”
为
“
学堂
”
,变被动的
“
听
”
为主动地
“
学
”
;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上课要
“
听、记、练
”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听课的方法,可参考
“
四项基本原则
”
:抓住思路、前松后紧、因为而异、以我为主。要做到
“
四到
”
,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
“
上好课
”
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需要注意以下
4
点:
㈠听课时最关键的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进度,积极思考
上课的时候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获得知识不仅快而且掌握牢固。要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尤其是当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集中
200%
的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看看老师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盯着问题的答案。听懂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这样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之后就了然于心了,以后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认真听课会帮助自己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其实,一般学生对初中的知识都能掌握百分之八、九十。尖子生和普通同学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弥补知识上的漏洞。那些漏洞,往往是理解这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不能看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分析出题中的未知条件,就全靠它了。这才是考试、做题时,深刻理解题目的根本、答为所问的根本。
㈡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
上课时不仅要听老师讲思路,同时还要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就应该举手告诉老师,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对于答主观题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上课也就变成很有乐趣的学习活动了。另外,上课要专心听讲并注重与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的交流,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消化吸收、理解新知识,并且可以获得老师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㈢不同学科
“
听法
”
也不同
如果是理科课程,要边听边想
:
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
?
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
如果是文科课程,比如政治,要注意听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而历史课又要注意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以及那些必记的年代。
㈣听课需要
“
批判地吸收
”
有时听课会经常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说具体点,就是老师本身的语言或行为对学生的听课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老师的讲课风格存在差异,学生就会暗地里评价老师,这个老师讲得好,爱听,就好好听;
那个
老师讲得不好,不爱听,就会轻视,不好好听。其实这样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作为学生不要过多受此影响,要善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要善于边听边分析,边归纳。比如:老师这节课讲了一百句话,要分清楚哪些是结论性语言,哪些是说明性语言,哪些是过渡性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关系如何,重点要记住哪几句,等等。
㈤课后
“
静思
5
分钟
”
大有学问
一般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和最后几分钟是重要的,因为
通常
老师会在前几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在最后几分钟复习这节课讲的内容,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可以减轻课下复习功课的压力,非常有效。同时更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课上刚讲过的一些关键的思路理一遍。而通过静思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详细审视一遍,可以轻而易举地划分题型,并记忆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这样可以保证思维的连贯性。所以,
5
分钟的课后静思等效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复习
50
分钟。
上一条
|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