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入格教师】新教师专业成长之我见(二)

发表时间:2017-05-11 阅读次数:460

专业是教师的生命,新教师更应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如何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三年初具风格,五年成为骨干,这已成为学校寻求更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我们新教师来讲,如能从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出发,使自己尽快熟悉教材、了解本学科的体系,尽快地了解学生并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也一定能够迅速成长起来。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我认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变单纯的讲课、批作业为教学对话

 新教师容易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上课、批作业。实际上,讲课仅仅是单向的传输,批作业也仅仅是检测自己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课堂教学是一种对话。教育理论界对课程的定义虽说法不一,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课程是一种“对话”。对话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话也包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融通。对话是互动的,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必定会有情境,这种对话所创设的情境有利于民主、平等气氛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批阅作业也是一种对话。教师从作业中可以读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体会到学生的情感变化。因此,教师应在作业本上留下更多的反馈信息,把作业本当作是私人之间的交往场所,把批作业当作师生心灵对话的一个过程。能这样做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能这样做的教师也是深刻理解教学本质的教师;这样的作业是学生喜欢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往往是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学生会渴望另一次作业,渴望另一段对话。
二、发挥新教师优势,实施和谐教学
新教师纯真、热情,有较强亲和力,乐于与学生做朋友,学生很愿意与他们接近。学生肯与新教师交流感情,敢对新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新教师更能了解学生的愿望、学生的思想、学生的问题,以便主动引导和帮助他们。教师的一个信任的期盼、爱护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真挚的鼓励,都会在学生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涛,引起共鸣。这种共鸣会有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刚刚工作,教学生涯就好比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是老师手中最美色彩,用来描绘最美的图画。所以,新教师更能尊重、赏识学生。面对自己的第一批学生,新教师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谈论学生的好,会在批错作业后写个“sorry”,学生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与赏识。对学生来讲,哪怕是表扬他最不起眼的一个闪光点、最不易被察觉的一点微小进步,也足以驱散他们沉积在心底的自卑阴影,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校正他们迷失了价值追求的方向,唤醒他们早已尘封的潜质和潜能,诱发他们萌芽的创造的冲动。而老教师往往会感叹学生越来越不如前,教不会,感叹自己不会教。
我们常常会为授课者的激情满怀而赞叹不已,因为他饱满的精神感染了每个人。新教师朝气蓬勃,富有激情,有更多的办法在课堂上形成积极的气氛,积极的情感。有一年圣诞节,我用英文喊上课并问好,尽管班长没能喊“stand up”,大家的问好也参差不齐,但我觉得这节课大家都很轻松,都很带劲。让学生感觉到了“心理自由”而带来的积极情感是无限的。曾有学生在黑板报上谈到他自己主动上黑板的心情,“我很兴奋,什么力量使我走上黑板,我也搞不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学生的学习乐在其中,达到师生间的情意互动,和谐共处,实施和谐教学。
三、注意积累,走上教育研究的道路
为了推进学校教育的创新与进步,须致力于观念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学校教育科研在其中凸显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与意义。通过教育科研,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育规律,能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摆脱“匠”气。同时,科研水平也是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新教师走上教育研究的道路宜早不宜迟。
对新教师来讲,所谓的教育科研显然不是立刻出什么专著和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是在搞好教学常规的同时,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一定能慢慢地、自然地走上教育研究的道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平时我们老师在上完一堂课后,在日常教学中碰到一些典型问题时,能及时输入电脑,按类存档,并随时修改、补充,不断完善。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与教学有关的素材、专题,包括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动画材料,数学史,数学家事迹等,并进行精心的筛选,并对有关的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和修改,使之变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可以直接利用的东西。此外,在上完一堂课后,我们总会有一定的教学体会,或者在实践中对新的教学思想和课程改革有自己的体会,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闪之间的灵感,将我们的得与失利用电脑记录下来。所谓水滴石穿,日积月累,我们的教学素材就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思想就活跃了。
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信息量大等而闻名,且教学中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易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课件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如何让多媒体课件更好、更方便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呢?我觉得建立积件库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积件,通俗一点讲,就是根据教学需要,为突出某一重点、难点而制作的短小的课件片段。所以,教学之余我们应坚持钻研教学软件,并逐步建立起积件库。这样,做起来可以化整为零,用起来可以化零为整,达到效率与效能的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教育研究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必由之路;他还说“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所以,教育研究也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
我们平时备课、上课、批作业特别忙,确实很少有精力做其它事,但“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我们新教师一定要挤出时间,在实践中刻苦锻炼,充实自己,那么定然会快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极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