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组四位老师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性的维度进行了课堂观察。我们分别观察了A、E、I、M组。四个小组的成员在独学、群学时的发言情况较为均衡。A组,E组三人分别发言各一次、两次、三次,只有一人没发言。I组两人各发言两次,其余两人发言三次。M组四人各发言两次。
本节课课前小组第一次合作学习活动,我们询问了小组成员,合作内容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澳大利亚的动物、食物、建筑及旅游的照片。合作时间:课下15至20分钟。组长根据本组的预习内容进行分工,有的查搜集图片,有的手写资料,有的整理归纳,有的组织发言。这里孔老师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通过照片、查阅资料、画画、制作课件、口头展示等不同方式共分享交流不同的信息,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上台展示。
课中进行了小组第二次合作学习。合作内容:表演对话。合作时间:2分钟。组长能够明确分工,组织组员进行朗读扮演。M组进行了集体展示,孔老师关注并引导了不同学习风格的孩子进行了合作和互助。外向型和混合型的孩子擅长表达,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对话,一个内向型和一个混合型的孩子也采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扮演考拉,这两位同学表演的考拉很可爱,他们俩一句“We are koalas. We are very cute!”更是本次合作中的一个亮点。内向型的孩子也有了发展,更为贴切地把图片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第三次小组合作内容:调查并制作游学海报。合作时间:6分钟。这一环节孔老师关注了同质之中有异质,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的学生重新自愿组合,形成同质之中的异质,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合理搭配,形成了同质中的异质合作。组长明确分工,组员们每人描述自己选择的图片,组长提醒帮助了Ic型同学并进行了纠错,同伴之间仔细倾听,很快完成了合作任务。E组成员集体上台展示,在组长的帮助下,Ic型学生完成了展示,虽然有些困难,但是老师鼓励表扬了Ic型学生,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感动和燃起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