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新时代赋予了教师新的使命,与时俱进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应该是阳光的,充满生气的教师队伍,我们学电脑、搞科研,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更现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我们懂得修饰自己、使自己整洁、得体,我们懂得生活、会生活、有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我们能够从容的面对几十双渴求的眼睛,在学生面前,我们是父母、是大姐姐、是朋友。。。。。。
做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也曾经很困惑。在很多人的眼里,音体美,是副课,上不上无所谓;或者学生们因为喜爱上音乐课,太过兴奋,削弱了自制力,课堂纪律很不好控制;我很茫然,有种被忽视的感觉,好象我的踌躇满志,信心百倍没有用武之地。后来,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我听到一名专家这样说到:作为“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照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关心、热爱,做孩子们的好朋友。于是,我从音乐课基本的常规要求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规范;从最充满童趣的发声练习入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从经典的民族音乐和世界名曲入手,告诉同学们生活中不只有几首流行歌曲,我们还有丰富的经典音乐宝库。。。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教着是很费劲的,有时候他们太顽皮,有时候也很可气,甚至可恨;但是孩子们有时候也很无辜,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好动、好奇的,有时候,一杯水,一个汤匙,一双筷子,一份报纸,甚至一个饮料瓶子,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上课的全部。在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创造了一个音或一段节奏后,我和学生的喜悦是那个教室以外的人无法感受到的。我们会因为一个动作而雀跃,会因为一个动作而欢呼,甚至会为一段舞曲而疯狂。我的喜悦来自学生的倾听,来自于他们的思考,来自于他们的表现。而他们的喜悦,则来自于我的一个微笑,一个竖大拇指的动作,一句亲切的“好样的”。就这样,我们在那个属于我们的40分钟里,互相欣赏,共同喜悦着。
刘轶轩是我教的班里一个很顽皮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还喜欢搞破坏。有次在音乐课上正在带领学生欣赏《老虎磨牙》,忽然一阵骚动,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只见他扭着屁股张牙舞爪的往同学堆里挤,我看了有些恼,想过去马上制止他并批评他!这时,我想起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班级中一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往往是最自卑缺乏自信的孩子他们是想以一些捣乱的行为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一观念提醒我,发火遏制是不明智的,也许我可以试着为他的捣乱行为找个理由,于是,我说:“看来音乐再形象,也不如现场表演来的真实,下面我们有请威武神奇的大老虎登台表演。。。。” 随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全体学生击掌应和,孩子忘情的表演,教室里激情荡漾,其乐融融,难堪随之烟消云散。。。拂去学生心头的阴霾,以尊重培育尊重,是音乐的效能,不也是音乐教师的职业操守所在吗?对于我们音乐教师而言,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可以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宽容的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宽容的对待自己的学生,就是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教育,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我把微笑带到课堂,学生就给了我更多的激情和灵感;当我用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他们就给了我更多的惊喜和期待;当我用亲切的话语和他们交谈,他们在学习上就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渴望;当我用对不起来弥补我的过错,他们就投以我更多的信赖和敬意。
我从精心带领并激发学生编排律动开始,使男孩子们也非常乐意随着音乐尽情舞蹈;一项项文艺活动经我们精心筹划、安排,得以圆满开展;学生们经过我们的引导能够在台上翩翩起舞,一展歌喉。有了我们,校园变的丰富多彩,课堂变的有声有色;有了我们,校园到处充满着歌声,充满着生气;我愿意把我对音乐的感受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我愿意给学生一节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学生们可以从我这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我知道,我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艺术家,而是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热爱音乐、进而创造音乐。音乐可以表达情感,音乐可以调节心情,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音乐,懂音乐的人必然懂得感情,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做一名教师,内心很充实,而做一名音乐教师,我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