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陈大伟”教授的名字,是在一次讲座时,再一次接触到“陈大伟”教授的思想,是在书城看到了一本题为《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的书。
在看这本书以前,“教育科研”一直是让我觉得既遥不可及、又深奥难懂的东西,而陈教授的这本书用很形象的语言讲解了“教育科研”的实质,看到它的第一感觉,就是要立即和大家一同分享。
这本书很特别的地方,是它采用对话文体,这也正是陈教授写此书时“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在序中,他这样写道,“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以人的幸福生活为依归。致力于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理解幸福、追求幸福、感受和体验幸福是本书的终极目标”,“它是一本致力于引导教师走向幸福生活的教育科研方法著作。”
“心中有人意味着必须关注人的需要。”“而只能是以中小学教师的问题为核心,千方百计为中小学老师的教育科研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心中有人需要尊重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权利。”“重要的是不是用思想去塑造读者,而是促进读者思想,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思想变得有思想。”特别欣赏陈教授这种理念,还有他序中的这句话,我特别认真地把这句话抄到了我的本子上。
“科研改变什么呢?最根本的是改变了自己。工作单位的变化、职务的调整、成果的产生只是外在的反映,它固然使人满足和感到骄傲,但内在的变化更让人激动和欣喜。内在的变化就是更加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以及更加自学的研究型教师生活方式。可以说,因为研究,自己的内心在不断充实和丰富;因为研究,体验到的认识和改选教育的力量在不断增强……”
读到这里,我开始反思,我和我的老师们,我们在开展教科研时,追求的是什么?是为了应付任务?还是出于对自身幸福的追求?
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还让我明显地感觉到教师成长不仅仅只有读书,也并不仅仅只有听报告……有时案例研究等,更能拓展我们学习的领域,拓展我们的学习空间和时间。看来只要自已想学习,愿意学习,生活中是处处可以学。享受学习、研究的过程,真正体会研究过程中的快乐,不计较自己究竟得到了多少。爱自己,栽培自己,就得要学会多阅读、勤思考,让思想在学习与相互交流中生成,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在写作中得以梳理,唯有这样才有机会品尝教科研的幸福,成为一名幸福的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