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发表时间:2011-10-26阅读次数:324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新昌路小学:孙华
    早就知道,李希贵老师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暑假学习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它就像是我的一位远到而来的恩师与挚友,与我促膝谈心,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让我入耳入心,感触颇深:
    教育首先是事业,然后才是谋生的职业。如果仅仅把教育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那么教材、课堂、备课作业、学生等等自然就成为我们挣钱的工具。心中没有对教育的崇高敬意,在教学中就很难奉献出一片爱心,教育就很难成功。人通过一份职业养家糊口,生存在世上;通过一份事业成就自我,生活在世上。
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时,爱心也就随之而来;当学生把你当作自己之心的朋友时,教育也就成功了。真正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拉开了教育的序幕,爱是教育的开端,学生自我成长是教育的过程,人人成才是教育的高潮,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教育完美的结局。学校的主人是老师和全体学生,领导则是公仆。尊重老师,才能使老师迸发出干劲;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你因为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学生道歉了吗?勇敢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来折服学生比用"师道尊严"的古训来压服学生更强百倍。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孩子完美的心灵,而不是向孩子灌输无用的知识。对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慎重处理,否则,一不小心,我们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自尊心,还有他的前途,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文章读到一大半,我已经被李老师那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思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而深深感叹了。看到“让教育从细节入手”中引用了斯宾塞《教育论》中的话:“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想想我们的教育吧,校园里几乎每处都有无形的规矩在约束着孩子们,校园里也总能看到佩带值日绶带的学生,说是值日,其实是监督其他学生的,一旦发现打闹的、违纪的,值日生就会煞有介事地掏出小本子记下罪证,这些无处不在的规则一旦有意无意碰触就会招致班主任可能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因为学生的举动和星级班级评比挂钩。我们教育工作者太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让孩子们没有了自由。 “注重细节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管制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育的目的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会千差万别,教育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的管理是不是偏离了正确的教育目的呢?如果我们的校园里不再有那么多的监督员,孩子们走路也不必非要按指定线路去教室,我们的校园不是更和谐吗?
    文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大鼓其掌。
是啊,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愿我们能为'把这个简单的事情做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