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19-12-16 阅读次数:369

亮点工作

悦动课堂

工作时间

2019.3-6

工作

推进

情况

一、深度解读,学有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悦动课堂”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工作,落实于学校工作计划中,在师训、教学、德育、海洋教育等工作间构筑“经纬”发展网络,将悦动课堂融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

二、双翼发展,研有方向

理清团队需求,开展不同层面的培训与促进。借助各学科名师、能手成立学研团队带动悦动课程推进,采取跟岗听课的方式加强新教师队伍的推进。针对不同层面教师采取不同举措的做法更具实效性。

积极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建立教学研“经纬式”发展网络,各教研组在深研学科教学的同时,参与其他学校课例展示的听评课,为学科间教学策略交流与内容整合提供了平台。

三、多彩课堂助力学生成长

从改变课堂形态入手,各学科开展“悦动课堂”专项研究。学校特色的有力发展,让学生成为悦动课堂的主人。例如学校三级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全学科覆盖,多维度发展的悦动课堂,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发展,爱上课堂。

阶段

成效

1.学校学研共同体团队结合学科课标,设计完成“悦动课堂”观察与评价表,通过11项指标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观测分析。

2.开展“文登论坛”交流,老师们畅谈自己在“悦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做法与思考。开展了“书香润校园  阅读悦成长”主题沙龙、“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悦动课堂理念大讨论、“我与课程的故事”成果推介等活动,提生教师素养。

3.举行了历时一个月的“以海启智 悦动成长”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成长课展示。各学科教研组长、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共计出课38节,涵盖1-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海洋教育等全学科。

各学科教师结合课堂观察与评价表参与听评课,通过观测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度,个性表达、深度思考、小组合作的效度,专注力与学习习惯等指标,借助数据对学生自主学习行动情况进行评价,将目标聚焦于悦动课堂的主体。

4. 语文组各年级制定了主题比较式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借助归类的方式“求同存异”,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数学组依托“深度学习”课题,从“单元同整”“打造数学精品特色课程”“数学实践活动创编”“数学绘本”等方面着手,研究如何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数学素养。英语教研组学校依据学生年龄和教材内容,拓展文本内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科探究活动。从改变课堂形态入手,各学科开展“悦动课堂”专项研究。

5.王辛主任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王海燕老师进行市级公开课展示;孙亮星老师在2019年美术学科教学年会中进行典型发言;李梦琪老师在青岛市小学数学学科2016级青年教师研究班培训会上经验交流;李强强老师进行数学名师开放课堂展示;陈琰进行青岛市信息技术学科城乡交流课展示;史春天老师与区域内其他体育教师参加体育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获青岛市团体第二名;牛治斌老师进行区级体育学科公开课展示,获得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一等奖;李佳佳老师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二等奖;张蓓蓓、李晓青、李红霞在青岛市微视频课程开发项目征集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杨鲁南老师获得三等奖。毛敏老师进行区级传统文化学科公开课展示。

存在

问题

 

悦动课堂评价观测表的部分指标属于定性指标,需要进一步调整,增加可量内容,观测点需再丰富。教材的梳理与特色活动应更加紧密的结合,探索课内外联动特色,进一步增强联动研究。

下一步

工作

举措

1.进行前期“悦动课堂”项目推进情况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制定下一步整改方案。

2.进一步进行“悦动课堂”指标研究,带领学研共同体团队修改“悦动课堂”观察与评价表,增加可测性评价,丰富观测点,增强观察与评价表的指导性功能。

3.加强教师学习,提升专业水平。通过远程研修,晒课等学习,从理论与课堂实际教学两个层面学习。

4.组织语文组学习统编教材,进行教材解析,明确重难点,为新学期教学做好准备。

5.结合“悦动课堂”指标,各教研组制定新学期悦动课堂教学计划。

6.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课,教研组共同展示研课、上课、评课过程。学研共同体共同听评课,促进“悦动课堂”项目推进。

7.进行教材的梳理与特色活动的联动研究,打造学校独有的“内外联动”悦动课堂。

8.12月举行教学年会,展示“悦动课堂”取得成果,表彰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展示各学科悦动课堂作业(内外联动、学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