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到了这样一本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翻开目录,细细浏览,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题目——《每个教师首先是个语文教师》。身为语文教师的我,立刻迫不及待地翻开这部分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文中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比如物理老师为了教孩子们能在思考和逻辑上连贯地表述思想而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数学老师通过一系列远足旅行的谈话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地理和历史老师帮助孩子们编写关于故乡的历史文献……
有个音乐老师,总是先指导孩子欣赏歌词的美,通过歌词展开想象,感受语言带来的美感,然后才教唱曲谱,音乐美与语言美共同构成了意境美。他的课,孩子都很喜欢上。
还有个老师,上完课后,孩子非常疲惫,因为他语言混乱,没有逻辑顺序,孩子们必须使用全部力气才能理解一个很小的知识点,所以,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不再喜欢这门课了。
有位化学老师,学校希望他推广经验,可是由于他不擅长写作,不能进行系统的总结,也只好不了了之,错失良机。
由此可见,语文素养,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对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想想我自己,从小不善言谈,没想到长大后成了老师,但终究是做不到妙语连珠的境界,甚至上课时的过渡语都那么生硬,久久不能改进,学也学不来,至今令我头疼。我的文笔也不是很好,不擅渲染、抒情,总是那么平铺直叙,缺乏文采。身为语文老师,真是很惭愧。连其他学科老师都要首先是个语文老师,更何况我们语文老师呢?改变吧!多说,多写,相信勤能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