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

发表时间:2015-05-25阅读次数:350
     读《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时,我正在回家的车上,客车的窗子匆匆划过外面的景象,乘客们也各自慵懒的坐着。无聊中,翻起了放在包里的这本书,便被书的封面所吸引,封面是一张安安踩落叶的照片,呵!多么俏皮可爱。慢慢读来,不知不觉被它的“平常”所吸引,这样美好的感情,这样温柔的成长。
     这本书像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在为我们讲述他们母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太过于平常琐碎,似乎不应该被写进书里,然而却这样温热,感人至深。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说的只是日常的生活片段,也许只有几句话而已,透着的都是浓浓的母子情深。文中没有复杂跌宕的故事情节,更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天真烂漫、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原来是如此可爱的过程。
    让我也快速度的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从安安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妈妈的生活便被孩子包围了,她给孩子喂饭、洗澡、换衣服、带他们感知、认识、了解这个世界,读故事书给他们听。在《初识》中,8个月大的安安虽然还不能说话,但已会咿呀做声了,而且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于是,每天早上,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特别喜欢这句话,特别有道理。这也就是龙应台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安安是多么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爱”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慢慢”的做法。
    工作以后,让我感觉当老师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我非常喜爱孩子们,美术教师的工作能让我更了解亲近她们,所以,每当看到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那闪亮的眼神,看到孩子们因做好一件小手工、创作好一幅画时欢欣雀跃时,我都会感到和学生在一起时的喜悦。但有时候,我必须提醒自己,对待孩子要慢一点儿,慢慢来,要让他们慢慢理解、慢慢接受、慢慢学习。
    作为新教师在此刻读到这本书真是万分幸运,虽然我还未做母亲,但是对新踏入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有很多值得我深思学习的地方。看了本书后让我意识到到原来小孩子的思想这样单纯,他们有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跟我们成年人不太一样。在教育过程中,对于教育孩子我还是缺少经验,教学中也总希望我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见效,要求了,以后的每一天都做到,似乎太过急功近利。在组织教学上也多是从我的主观意愿出发的,没有很好的迎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殊不知孩子的成长需要理解的过程,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为前提,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你惊奇的问题,做一些看似奇怪的事情。所以,我也觉得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话。其实知识听他们慢慢说完就好,你就会发现,原来孩子是这样想的。不要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虽已认识到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多么不容易。我会慢慢努力,一点点去靠近,真正的做到理解和倾听。
    这本书不仅适合已经做或将要做父母的人看,也适合所有的像我一样的教育工作者们来看,它是温母爱的伟大与孩童的诙谐有趣的生活散文,我被她的慢慢理解、慢慢接受、慢慢学习所感染。为孩子埋上一粒希望的种子,静候花开。源于对孩子们的喜爱,我会记得听到低年级的孩子在争执,一个说她是我们的美术老师,另一个说她是我们的品生老师;会记得在楼道里忽然被学生用手遮住眼睛,让我猜猜他是谁;还会记得在操场上和孩子们跳大摇绳时说我水平一般。孩子们这么天真可爱,让我倍感温馨。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教书和育人,缺一不可。学会真正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发挥孩子的天性,培养一个真正健康、阳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