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班主任》

发表时间:2016-03-10阅读次数:234

假期里,拜读完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非常大的认识。老师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适用于我们的宝典。

一、班级核心价值观。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老师都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送给学生们一句话: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成为了班里的口号。其实,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想让别人让着自己,当然这是绝对行不通的。老师的这句话,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十分重要的。每天为班级做一件小事,却凝聚了学生的非常大的力量,班级的向心力由此而形成。

二、民主的班风

老师的班级绝对是一个民主的班级。大到班级干部,小到班级的规章,全部都是同学们一起提议、讨论、通过,整个过程包括内容的设定都是学生们真正做主。学生既表现为了班级的小主人,又可以在研讨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语言等能力。这样的规定一旦形成,就要无条件的遵守,甚至老师也不例外。这样学生看到老师都能够严格执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效仿,这就是身教大于言传。

三、舆论的导向

老师在班级管理上,非常会巧借东风。在发现一个学生的缺点或优点,他会动用全班的舆论去影响那位学生。一位男同学经常会和同学打架,老师就让全班同学都写作文:《我眼中的***》。他会把这些作文都给那个男同学看,他看了之后,心里很难受,有了想要改正的欲望,老师就不断地帮助他改正。当这位同学有了改变后,老师又让全班同学写作文:《***进步了》。再把同学们夸这个男同学的作文拿给他看,该同学受了很大的鼓舞,继续坚持改变。学生的年龄虽然小,但是却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招确实高明。

四、质朴的沟通

不得不承认,老师是一个文字高手,他很有底蕴,在教育学生方面更是充分利用这一长处。老师经常会给学生们写东西,小到日记上的精心批注,大到诚心的几页信纸,或者偶然随心的赋首小诗。老师将语老师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更体现与学生坦诚的推心置腹。我们虽然不能如此的有文采,但是我们也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来与学生交流,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是有效的。

这本书充溢着都是李老师的智慧。于丹曾说过,大师交给我们的都是大智慧,而非雕虫小技。尽管李镇西老师的经验都是针对初高中的,与小学还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充满的人性的教育智慧,一定是大家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