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活动传递】童眼探科学--走进青岛市气象台

发表时间:2018-12-27阅读次数:283
【家委会活动传递】童眼探科学--走进青岛市气象台
我们每天收听、收看到的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外出游玩遇到打雷、下雨怎么办呢?人工真的能影响天气吗?火箭是怎么发射的?
2018年12月23日新昌路小学2015级一班的学生和家长们,来到了位于青岛市伏龙山33号青岛气象台,来一起寻找答案。
青岛市气象台为国家基本站, 建于1959年7月。筹建时在青岛东郊的小麦岛,1960年迁入市区的伏龙山北端。青岛市气象台的预报服务工作,以海上气象服务为重点,同时兼顾做好城市和农业气象服务。
进入气象台,青岛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员阿姨,带我们进入录制现场,给我们解释了到底什么才是天气预报,青岛的天气特点,天气预报具体是怎么录制的才能在电视上呈现出来。这里涉及到了非常专业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气学和大气动力学等学科,虽然都很专业,但是在播报员的阿姨的讲解下,同学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气象世界。站在播讲台上,同学们面对这摄影机也体验一次小小天气预报员。
   之后,同学们又进入了气象厅,听专业老师给我们答疑解惑,我们平常听到和说的很多天气专属名词给予了解释。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下雨时大中小雨是怎么来定义的,等很多气象科普小知识,
这次童眼探科学--走进青岛市气象台,丰富孩子们的气象知识,感受气象科学技术的乐趣和魅力,也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多了解天气,适当增减衣服,保证身体健康。在业余时间多读书,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注意防雷电,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的生活,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