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教育教学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发表时间:2011-11-09阅读次数:880



一、读书是一个从自满到虚无,再到渺小的过程
    夜郎自大的原因是因为它太渺小。不读书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很小,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读书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大到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总是往事不堪回首,工作以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直到被学生问的无地自容,才发现自己是这样的浅薄和虚无。于是,逼着自己读书,渐渐的,发现书里的世界是这么的美好,渐渐的发现自己是这样的渺小和无知。于是,不断的读书,读的越多,就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慢慢的发现了读书的乐趣,也成了个不变的习惯,没事做的时候读点书,就是最好的享受。
二、澹泊名利,宁静致远。
    人的心里总充满了太多的欲望,于是再想往里装下点什么都困难。大海之所以宽广,是因为她的虚怀若谷,如果她想泰山一样雄伟就容纳不了什么。人亦如此,要想做事,必须先虚其心,以便容纳万物,尤其是美好的事物。比如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修养。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让自己的心里的名利荣辱得失全忘记,才能容纳那些好的东西,读书,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三、读书是生命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积极的追求上进,正如奥林匹克的精神一样:更高、更快、更强。张爱玲笔下的世钧和曼桢就是最好的诠释,当历经沧桑的俩人终于碰到了一起,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秦观的诗亦如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除了着青山绿水,我们是不是还得留下些什么给后世子孙,我想就是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吧?这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的意义所在吧!
    温柔、敦厚、谦虚、儒雅,这些读书人的共同特征,只因为在不断的读书过程中,人格才不断的完美起来。浮浪无知,狂妄自大,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悲哀。一生太短,这样虚无的度过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在忙碌里不断的追求,不断的追求完美的人生,才是生命存在的更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