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磨课收获颇多。在教学经验上、教法教态上、教学设计上、课堂组织上,都给了我很多经验,从组里的教师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手段。
本节课是在学习1、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3、4的乘法口诀,所以根据学生自己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我先领着复习5的乘法口诀,看着乘法算式找到乘法口诀,为学生总结2、3、4乘法口诀做好铺垫。但是对于情境串教学法来说,这个环节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在第三次备课中把这个环节删掉了。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教材,利用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出对新知识的学习。组里老师也给出很多教学建议,如何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练习,课堂互动。
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决的基础,在探究3、4的乘法口诀时,特别学3的乘法口诀的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学具边摆边说,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口诀编写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一三得三”,因为对乘法意义教学比较到位,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又比较注重学生对图、口诀、算式的理解,既对几个几相加的理解,同桌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通过教学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之前已经能背诵,而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却毫无所知,这样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课堂教学时较难控制。教学时,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乘法的意义,编制口诀的方法,记忆方法的引导上。把口诀的记忆放手让给学生,可以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同桌、小组成员记熟口诀,例如竞赛、互助等形式使已经会背口诀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不会背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激励下也能迅速提高。
第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在统一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非要二三得六不是三二得六。
通过本次磨课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
磨课对我来说也是一次磨砺,通过一次次的上课,一次次的建议,一次次的更深入的把握教材落实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意教学体态和课堂氛围的调动,更要注重如何把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