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母性的本能使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直到有一天从《家庭教育》一书中看到一句话“爱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于是我就意识到给孩子的不能仅仅是爱,而是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指导书,对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起到了指导作用,使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以下是我们家庭教育中的一点体会:
开阔孩子的想象力,提高意志信心。
记得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孩子来说,想象比拥有百万家产还重要。”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最终会成为“大家”而不是“工匠”。为了开阔孩子的想象力,给他选择了美术。从幼嫩的涂鸦,渐渐溶进了自己的观察,从简笔画到水粉画、国画,这期间,我和孩子从未因为怕苦怕累而缺过一次课,就连孩子发烧时,打完吊针,我也陪他、鼓励他认真上课,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为的是让孩子始终有一个信念:无论做多难的事,只要肯努力都能做好。通过努力,在绘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多次获全国性比赛金奖,中国-新加坡国际赛铜奖。
走出教育误区,加强素质培养。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导致了学生及家长“唯分必争”的无奈之举,使孩子置身于“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应试教育之中,而远离了受益终身的素质教育。为了能使孩子在历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许多家长剥夺了孩子的一切活动,玩耍的时间,孩子不但失去快乐的童年,而且使孩子产生了依赖性,没有一点自主的能力,连最起码的生存本领都没有,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作为家长,应让他们多动手,多参与,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为了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增长知识,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带孩子去全国各地,黄山、庐山、长江三峡、北京、武汉、四川等,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认真讲解,并让他结合课文写游记,这样,不仅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写作能力。
儿童成长过程中还需要鼓励和责任。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每个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发展;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做出选择,但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
生活中不如意的现实对孩子来说是不好受的,也像百货公司有许多玩具而孩子永远只能选一种的情况一样,并不是完全无法接受的。父母若能帮助孩子了解他必须面对的处境,教孩子认清事实以及如何面对,并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抱怨和抗拒,使他们成长的更好。
提高自身素质,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职业,它随这孩子的出生而开始,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展,没有永远不变的父母教育秘诀。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信息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对家长自身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还像以前那样用陈旧的方式教育孩子,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认识自我,正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学习,广学博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孩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令我们高兴的是,孩子所在的学校和班集体学习氛围浓郁,竞争意识很强。孩子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每一天。
做孩子的榜样,经常与孩子有效沟通,做朋友式家长。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是家长第一个在上面开始写写画画的,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家长自己也没有料到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和孩子的交流。一些教育很成功的家庭就是这些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家长很了解孩子所想,孩子也很理解家长所做。这一点的做到需要有时间,父母应该留出时间专心与孩子交流思想,并从各方面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跳高运动员要挑战世界纪录,教练员应该说:“你必须跳过去”;还是说:“你能跳过去”呢?也许在平时的训练中这两句话都能起到作用,但在关键时刻,鼓励的作用要大于命令。因为它能唤起一个人的自信,使他能释放出自己的潜能。也就是说,鼓励可以使人的行为更具爆发力,更具持久性。
孩子的全面提高,对此要感谢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辛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