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第二节 图形的全等

发表时间:2013-05-30 阅读次数:1207

[内容分析]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全等图形,本节一开始就给出两组图形,其中一组是实物图形,另一组是抽象的几何图形,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或叠合,使学生对重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给出全等图形的一般概念做准备。除教材给出的例子外,教师也可以再选择其他素材,丰富学生对全等图形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体会全等图形的特征,教材中给出两组图形,分别满足形状和大小相同,望教师能使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
  [教学目标]
  1. 借助具体 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了解全等图形的特征。

2. 能从所给出的图形中识别出全等图形。
  [重点]
  了解全等与全等图形的特征。

  [难点]
  识别全等图形及通过实践活动得出全等图形。

  [教学建议]
  1.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全等图形的观察,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全等图形的概念,并发现全等图形的特征。

  2. 在“做一做”中,应指导学生划分的两个图形应当重合(作为验证是否全等的方法)

通过数小正方形的个数可以知道划分出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应当是6个。

3.学生在做一做中可能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充分表达自己发现的结果及对结果合理性的解释。
  [评价建议]
 过程性:关注学生是否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并进行思考,能否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进行交流,并从中获益。
知识性:关注学生能否通过活动归纳出全等图形的概念和全等图形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