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学期来,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严格落实省市区等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提高防疫工作管理水平,保障学校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紧密结合青岛市“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和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2020年重点工作,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施“灯塔引航”项目
学校党支部持续深入推进“三述”常态化,将“三述”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强有力抓手,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将“三述”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与攻坚落实、提质扩优相结合,作为工作交流平台、研究问题平台、业务提升平台,提高思想认识,持续深化拓展,切实做到想透、说清、干实,在工作中扛起意识形态领域之责,严格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实施园丁修身项目,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努力打造“敬业尚德型”和“精业博学型”教师团队,学校开展了师德教育月、师德师风专项整治、签订师德责任书及拒绝有偿补课和收受礼品礼金承诺书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遵纪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将良好的师德师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三、提升党建质量标准,实施“抓党建促校建”项目
坚持抓党建促校建,打造党建品牌。将党建和学校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每个环节。本学期举行主题党日活动5次,主题鲜明,突出党日活动的常态化与实效性。
四、继续推进教育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选派优秀青年教师侯永勉赴甘肃宕昌金木九年制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短期支教。
2.分别与贵州平坝区天龙中学、贵州平坝三中和甘肃宕昌金木九年制学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四校通过网络这座桥梁,进行了隔空交流,实现了帮扶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五、开展线上教学,实施“悦动课堂”项目
1.建立钉钉学习群,讨论制定网上教学计划。制定网上授课教学计划、课程表,干部进入各班钉钉群,协助班主任调控线上课堂。
2.召开线上教研组长会,开展分工合作教学。积极筹备课件、任务单习题,反馈课堂效果等线上教研活动。每一个集备组在线上组织集备活动,探索教学手段,交流直播心得,研究测试细节。
3.精心打磨线上悦动课堂。老师们在各组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精心打磨线上悦动课堂。从课程设计到平台应用,从资源遴选到教案打磨,从网上授课到课后答疑,精心备课,反复录制微课,研讨、交流,分层设计习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优生思维能力,落实“一生一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信息技术助力,实施“四有好老师成长”项目
1.名师领航促成长。疫情并未阻止教师培训的步伐,青年教师读书班线上活动按时开展,发挥名师专业带动效用,加强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落实四有好老师成长项目。
2信息技术助力网络培训。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网络教学教研工具的探究学习与心得分享,12位青年教师就问卷星、腾讯会议、EV录屏、快剪辑、希沃白板、瞩目等多个软件平台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情况,通过微视频在钉钉平台进行直播展示与交流。
七、完善七乐课程,开展线上“海洋研学实践”项目
1.精心准备线上海洋教育。专任教师精心录制20分钟左右的海洋课程,引导学生驶向神秘海洋,走进蓝色家园,探秘海洋世界,感受海洋文化。线上教学期间,海洋课堂播放了青岛海地所制作的海洋网络直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居家海洋研学学习资料。
2.海洋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各学科任课老师参考校本教材《乐海畅游》,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海洋元素,将海洋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海洋知识,培养学生亲海、爱海、知海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海洋、探索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八、积极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教育综合评估”项目
修订完善《青岛七中2020年教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青岛七中教职工出勤管理规定》,落实教职工学期考评办法,确保考核评估的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丰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定期进行科学质量分析,优化教学评价制度。
九、抓好德育之本,实施“以海明德”德育项目
1.突出“爱国守信,责任担当”主题,把当前全社会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作为生动的德育教材,通过线上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扎实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提高了学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了学生的新时代家国情怀。
2.完善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工作机制。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使每名教师成为学生的思想引导员、课业辅导员、心理疏导员、生活指导员、成长向导员,落实一岗双责制、班教导会制,完善了我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以海明德”育人体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3.紧密结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居家学习、复学返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海之容”健康教育班会,提高了广大同学们的网络交友安全意识,增强了网络参与的素养,提高了同学们网络辨别的眼力。
4.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宣传防控政策,成立防疫宣讲小队,主动与街道联合开展宣讲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智慧团课大讲堂”云团课。
5.利用钉钉群开展线上主题德育活动,每周一组织开展主题丰富的居家学习线上升旗仪式、“同心战‘疫’——共铸爱与责任的中国力量”主题网络德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十、抓好劳育之魂,实施“劳动助成长”育人项目
1.丰富校内劳动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常规校内劳动,将每天的卫生值日、每周扫除、防疫工作和午餐服务作为校内劳动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关注岗位体验,使校内劳动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2.家校合力亲子同劳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结合《市南区中小学生劳动服务指南》,组织学生开展居家劳动活动,鼓励学生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到劳逸结合。通过“为父母做道菜”活动,学生在感受劳动的辛苦的同时,也更加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生活,同时将劳动的体验与感受记录了下来。
十一、提升校园卫生健康教育水平,实施“健康校园”项目
1.重点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实行“新型肺炎疫情排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落实师生因病缺勤登记与报告、隔离和复课制度等,做好传染病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工作。严格落实开学后日常通风和消毒制度并做好记录。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和爱国卫生活动,提升了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水平。
2.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联系网络。班主任老师仔细摸底排查学生及家人外出信息,及时准确地完成省外返青学生统计、学生健康状况统计,形成一生一档健康台账、重点人员重点排查台账,学校多次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实景演练,为全校师生平安返校保驾护航。
十二、抓好家校共育,实施“家校育人共同体”建设项目
1.完善家委会和家长学校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按规章制度,抓好工作落实。
2.畅通交流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先后召开了家委会会议和家长会,扎实做好复学后的各项工作衔接,确保学生安全返校。
3.采用多种形式,办好家长学校。采用“千聊”、视频等培训形式,开展了心理讲座《调整身心,轻松备考》和《为孩子的什么保驾护航》,为学生和家长疏导不良情绪和心理恐慌,传播“心灵处方”。
十三、实施“2+X”体育项目,创新体育课程新模式
为积极响应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学生居家学习体育 “停课不停练”的要求,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效果,体育组教师超前规划,精心准备,经过多次网络教研和集备后,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校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行动方案,历经多次技术动作打磨修改,成功编排“青岛七中版”阳光体育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课程。
十四、圆满完成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教育优保项目)
1.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校园消杀及校园安全等工作。在物资短缺,采购难度大的前提下,多渠道查找货源,圆满完成了复学前校园物资储备。详细制定校园内各项消杀记录,及时传递上级和学校防控政策,提醒重点防范工作细节,确保卫生安全。
2.加强食堂日常管理力度,全力保障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推行了接送餐记录“一班一册”管理,有效防止餐具的交叉污染。定期召开班级生活委员会议,聚焦重点问题,加强交流,共商未来。
3.严格落实收费制度,做到了无乱收费、无乱摊派、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无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并做好收费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学生家长的监督。
十五、提升安全事故防范力度,创造安全校园环境(平安校园建设项目)
疫情防控期间,实行校园封闭化管理,加强各类人员出入校门管控力度。增加部分安全设施配置,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巡查。对校舍、水电暖、消防设备的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整改各种安全隐患。
十六、实施暖心工程,全面落实尊师惠师项目
为展现教职工在抗疫期间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工会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庆三八‘四个一’”、“居家抗疫,别样的风彩”、“‘劳动我最美’朗诵大赛”、 “我们是一家人”教师集体生日、退休教师荣退仪式等,增强了教职工凝聚力。
总之,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学校发展平稳顺利。全体青岛七中人将继续秉承“让师生享受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为七中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
二○二○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