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摘要:
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我们团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在一起玩得非常快乐。玩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了研究手从“冷-不冷-发热-发痒”这个问题,通过实验反复验证,得出结论:手发热时的热量来自体内,手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只是手发热时的温度比玩雪的温度高,所以感觉热。
项目选题的确定:
玩雪中,发现刚开始时,我们觉得手非常冷,到后来,两手不冷了,停止玩雪后,两手发热,甚至热得发痒。这是怎么回事呢?
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来做实验验证在“初始-发疼-发麻-发热-发烫”的过程中,用气温计分别测出手温、室温;并且反复验证;数据显示得出,手发热时的温度比气温高,所以手吸收空气热量感觉热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最后得出结论:1、手发热时的热量来自体内。2、手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只是手发热时的温度比玩雪的温度高,所以感觉热。
项目的研究过程:
1、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手的温度和室温。
2、双手握冰(冰代替雪球)待手发疼时测出手的温度,并观察当时的室温。
3、继续双手握冰,待手发麻时,测出手温,并观察室温。
4、测量后,把冰放下。
5、待手发热时,测出手温,观察室温。
6、待手发烫时,重复以上步骤。
项目应用的科学方法、原理:
通过学习《冷水和热水》,明白热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而排除其他同学的猜测。想到用气温计反应灵敏的特点代替体温计测出受到手的温度和室温,由此得出结论。
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设想:
手发热该怎样解释呢?手觉得冷,是因为冰吸收了手的热量,发疼、发麻是人的神经系统在强烈刺激下的一种反应。发热是通过人体的神经调节作用,加速手的血液循环,增加这个部位的热量。发烫,是因为皮肤表面,血液循环加快,热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