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家长频道-51>校园家委会--51中>正文

校园概况

孩子粗心怎么办

发表时间:2009-01-13阅读次数:1173
      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反映,孩子试卷上的错误有很多都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可是孩子似乎很难克服粗心这个毛病,每次考试都会因为粗心丢掉很多分。家长和孩子都为此很着急。我每次批改作业,总会遇到学生因粗心而犯的种种错误。生字抄写得缺胳膊少腿,拼拼音写汉字拼别,比如:把“旗帜 ”的读音拼成“亲自”;写词语吧,本来是“自己”,他写成了“己自”;有时甚至是以汉字只写了一半,比如把“还”写成了“不”;考试时更是笑话多多,叫把错误的答案划上线吧,他把对的给划上了;结果呢,是家长头疼,老师的头更疼,孩子粗心,家长怎么办?老师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其实不光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会经常粗心,只是经常被我们忽略了。孩子的粗心之所以如此被重视就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孩子的粗心在学习和考试中有很明显的体现,所以我们就把孩子的粗心看成是很严重的问题。既然成年人都会粗心,那么小孩子的粗心大意又怎会有那么不可饶恕呢?
     其实,就一般情况而言,儿童容易粗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儿童的视觉识别和记忆能力不强,所以难免出现看错或看对写错的现象;2、注意力不够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那错误也就难免会发生了;3、有时候一些看似是由粗心引起的错误实际上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技巧不熟练造成的;4、任务太多,孩子心急,也会造成粗心;5、没有养成良好的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平时做事情都有老师和我们来协助其检查错误并改正,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及时检查、及时改错的习惯。
      事实上,孩子在考试中是否粗心是由平时的习惯决定的。很多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粗心的毛病,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做了作业由老师和我们来检查,自己只管完成了就可以了,检查的任务是留给老师和家长的。没有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意识。所以孩子才会出现粗心的现象。
      再次,在对粗心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尽量减少由粗心造成的失误。
    1、对孩子的粗心,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唠叨过没完没了的方式,以避免对孩子粗心的强化。
      不管是谁都不要动不动就在人前人后说孩子如何的粗心;如果一味地说孩子粗心,做事慢,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更是非常的不可取,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从而丧失把事情做好、做细的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行。因为孩子小,自我意识薄弱,很在意周围的眼光,在孩子心理就有一种自己“粗心”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习惯,真的认为自己粗心。相反,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优点上。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孩子细心上,在孩子心理就有一种自己“细心”的心理暗示;纠正粗心,养成细心的习惯,也就有了良好的氛围。
    2、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孩子养成检查自己作业的好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都愿意为孩子检查作业,以为这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这样孩子就养成了不细心检查的习惯,要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从我们做起。要配合起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已经启动了作业做好后同学之间相互检查纠错的方式,帮助孩子纠正粗心的习惯,我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独立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希望家长们支持。我们经常抱怨孩子懂是都懂的,就是太粗心。对此感到束手无策。客观的说,这些粗心的毛病大多是我们惯出来的,从孩子踏进小学校门,甚至从教孩子认识1+1=2开始,大人们都无意识的在培养孩子的依赖性,作业做完了,在学校自有老师给批改,在家里有家长给检查,几乎每个学生上黑板听写时写完最后一个字,转身就下来了,根本没有检查的习惯。
    3、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家长观察发现孩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别人给他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家长和老师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孩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对于孩子的粗心,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
    4、孩子粗心,要避免做功课疲劳。
     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可以解决孩子粗心问题,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好处。
      粗心,是孩子的通病,中低年级学生尤为突出。同样的粗心但究其原因却因人而异。希望各位家长配合老师,一起找出各自孩子粗心的原因,对症下药,就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