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研究-天山>学科教学--天山>正文

校园概况

小学品生、品社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09-06-05阅读次数:3932

市南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市南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将按照市教研室和我区教研工作的总要求,结合学科的特点,以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学科教师梯队为根本,安安静静教学,扎扎实实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教研工作。

一、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次市级教研活动,并力争承办一次市级活动。

市课推荐条件:热爱并长期从事学科的教学工作;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在各类区市级教学评比中获奖;出过区级公开课或研究课等。中心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评选和推荐。

二、组织好每次常规区级研讨活动。选拔教师举行区级公开课(研究课),作经验介绍,为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1.进行鲁美版品生、品社教材的分析与解读。(品生、品社学段)。

2.初小一体化教学衔接的教学实践。初小一体化教学衔接的教学实践,与其他学科合作进行一次初小共同研讨活动,尝试“同文异教”,初中小学共上一个主题,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学情不同,但寻找结合点,寻找共同的规律,在借鉴中共同提高。

3.专题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

区级公开课或研究课的申报办法:本学期将根据需要,举行3节左右区级公开课和适量的研究课。申请执教的教师须认真撰写一份规范教案。需经学校推荐,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不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不能出课。

区级公开课或研究课选课要求是:所选内容能帮助教师们获得明确的教学思路,有一定的引领价值;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三、组织评选区级优秀教研组,参加明年的市优秀教研组的评选。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推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和新型教研文化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拟决定学期初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开学初下发评选方案,依据方案组织教研组实施评选。4-5月份完成评选工作。评选出的优秀教研组,拟定于下半年实施教研活动开放展示。

四、组织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为进一步树立学科典型,培养学科骨干,期初将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开学初,下发评选通知。4-5月份完成学科教学能手评选工作。

五、加强薄弱学校及联系学校指导帮扶的指导,落实教研员“包校制”。

学期初,根据上学期期末成绩及日常调研观察,确定本学科薄弱学校。制定薄弱学校及联系学校帮扶规划及实施策略。学期过程中争取每周至少深入两所薄弱或联系学校,进行过程跟踪与指导,并对对口学科与教师做详细过程记录。学期末,帮扶要有明显效果。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际间的教育均衡,对于教学相对薄弱的学校、学科,将采取包校措施。对于所承包的1-2所薄弱学校的学科,每周深入学校各半天,通过听课、评课、上课、讲座、参与教研组活动等形式,与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实施专业引领与指导,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包校目标。

六、加强中心组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关注名师型队伍的成长。

全面贯彻落实《市南区学科中心组管理的暂行规定》。期初对学科中心组建设做出明确规划,同时通过培训、指导中心组成员承担任务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提高其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推动区域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对于“名师型”队伍,将充分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名师课堂开放、名师送教下乡,剖析获奖课例等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七、配合教体局进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活动

依据活动计划,将做好本体性知识的命题工作,同时在每周调研日里,深入各校,通过听常态课和查看教学设计全覆盖的形式,为每位教师的业务提升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