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青岛太平路小学“快乐体验教学法”推广会

发表时间:2009-06-26阅读次数:610

一、活动目的:

太平路小学结合新的课改理念,及青岛市“生活化作文”课题,在上学期总结提炼出优秀教学法并在市南区获得“优秀教学法”的基础上,本学期为了更好地研究、完善和实践“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推动作文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并能运用比较成熟的“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教师的作文教学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于五月中旬召开“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推广会,推广 “市南区优秀作文教学法”——“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通过推广此法,力求让语文教师都能熟悉和运用此教学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发展学生素养!

二、活动时间:2009年6月15日

三、活动过程:

学校结合新的课改理念,及青岛市“生活化作文”课题,在上学期总结提炼出优秀教学法并在市南区获得“优秀教学法”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研究、完善和实践“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推动作文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并能运用比较成熟的“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教师的作文教学素养,推进素质教育,于五月中旬召开了“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推广会,向全区推广了 “市南区优秀作文教学法”——“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此次推介活动共有分四个板块:

板块一:作文公开课展示

展示体现“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特点的作文公开课。

1、由苏婷和王蔚执教“观察训练作文课”和“导改训练作文课”两节作文公开课。

2、课上展现了 “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第二学段的课堂操作模式。两节课理念先进、设计新颖、特点鲜明、富有实效,很好地体现了“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的观察、体验、生活化的特点,展示了此教学法的最新模式,受到了与会领导老师们的好评。

板块二:互动论坛

结合两节作文公开课进行专题论坛。

1、由课题组的教师互动评课。

2、全区参会教师互动评课。

板块三:简介教学

学校领导简介“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

教学法简介:

通过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个具有趣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生活化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生以愉悦的心境通过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自由体验生活,即通过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唤起审美和情感体验。通过体验和教师适时、适度的价值引导,生发内心的独特感受,唤起表达的欲望,激发快乐习作的兴趣,领悟快乐生活的真谛,并在愉快的自主写作中完成从体验到思维再到文字的转化,促进其写作基本能力和写作专项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和谐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生命价值。

本教学法采用“一体规划,分段操作”的方式,既有通用的共性模式,又有指向一、二、三这三个学段的具体操作模式。

该教学法适用于小学1—6年级的小学作文教学,适合于语文教师和所有学生。该法具有“情感性、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几个最突出的特点。其基本模式为:“快乐体验——畅所欲言——价值引导——自由表达”。各学段又有不同的模式。

板块四:市教研室张兴堂主任进行专题评析

    市教研室小学、学前部张兴堂主任做了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了该区的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学法”推介会,肯定了太平路小学“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并对此教学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活动效果:

1、此作文教学法全区推广。此次教学法推介活动,从理论到实践对此教学法进行了深度说明与诠释,对指导全区教师运用好此教学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全区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参与了此次活动,有效地推动全区的作文教学改革。

3、山东教研网、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网都进行了报道。

4、此教学法评为“市南区十大优秀教学法”,被收入市南区“优秀教学法”一书。

五、推广经验:

1、山东教研网、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网都进行了报道推广。市南区专门召开了“全区优秀教学法推介会”,受到一致好评。

2、该教学法理念新、模式新,符合规律,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很强,运用此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各种困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教学水平。

六、反思与改进: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此教学法,力求在理论方面有个更大的提升,总结出规律,提炼出写作理论。

七、活动图片及说明:

1、这是我校教师“市南区优秀教学法推介会”上执教观察作文指导课。

2、这是我校教师在“市南区优秀教学法推介会”上执教观察作文导改课。

3、这是我校教师在教学法推介会上进行互动评课。

4、这是校领导在进行“快乐体验作文教学法”的介绍。

5、这是市教研室张主任对此次推介活动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