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手实践,帮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途径
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间上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对计算的思考过程感到比较吃力,过于抽象。当看到“水族馆的鱼类标本笔虾类标本多几个?”这个问题是,学生能够较快列出算式72-56。然后我给学生时间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看看用什么方法能够得到结果。学生首先想到了动手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忙。
1、摆小棒帮忙的方法。
先拿出7个整捆的,2个单根的,也就是72,减56,先拿出5个整捆的,也就是50,学生拆开一捆,再从单根的里面拿出6,学生在解释为什么要拆开整捆的同时借助小棒理解了因为2根减6根不够减,所以把拆开的10根和原来的2根合起来,从12根里面减6根,最后剩下16根。
2、借助小棒理解笔算过程的方法。
学生在笔算的时候,知道从个位减起,2-6不够减,也就是2根小棒不能从中去掉6根,所以从十位上借一个十,也就是把7个整捆的拆开1个整捆的,和个位的2合成12,再来减6,剩下6根单根的。十位上剩下的6个十,就是6个整捆的,再来减去5个十,也就是50,最后剩下12。
学生在理解笔算过程中,通过联系小棒的摆法,再来想一想计算过程就容易理解,印象深刻了。
学生在摆小棍的同时,将“整捆”的小棒和整十联系起来,将“单根”的小棒和个位联系起来,把抽象的增减,变为更加直观的多少当中,有效掌握动手操作这把金钥匙,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从听众的角色真正变为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人,全身心的投入到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