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激趣、关注差异、尊重个性、开发潜能”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太平路小学 袁隽
学期伊始,我校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以情激趣,关注差异,尊重个性,开发潜能”。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紧紧围绕这16个字开展各项工作。这16个字不是仅仅只挂在嘴边 ,而是成为我每一步工作的行动指南。
今年我所担任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以及语文学科的教学。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根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语文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体现这16个字,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年。
在我们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在我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中,如何以情激趣,关注差异,尊重个性,开发潜能,让在快乐中学习。一学期下来,我在这方面也确实有了自己的一点经验。
一、以情激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肚里,
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情况下把食物吃
下去,胃就会很好的接受,并很好的消化掉。”学生的求知欲也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有情趣,教师在教学中能进入角色,饱含激情,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是优化教学的有效手段。我十分注意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或者是一种夸张的动作,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的乐学气氛。本学期我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先挂上一张雪景图后,微笑着指向这张图画。这一动作马上集中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无言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用富有感情的声调指图描述:“冬爷爷来了,他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你瞧,这些小雪花把我们这个世界打扮的多美呀!大地像铺上了一层白白的、厚厚的地毯,房子像一座座银砖搭起的城堡,小树像一大株洁白洁白的珊瑚,真美呀!”这一组字斟句酌的画面表述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听觉、视觉都得到了美的享受。是师生的情感立刻融为一体,学生都处在一种跃跃欲试的气氛之中,为这堂课的讲解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关注差异、树立学生参与的自信
对学生的发展,不能以学习成绩好坏定终身,因为小学教育毕竟只是人发展的起始阶段、人生的序幕,人的充分发展有待以后来展现,人生的高峰、好戏还在后头。爱迪生就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而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牛顿小时候智力平常,小学校长提到班级上成绩不好的孩子,总是少不了他。富兰克林在小时候读书,算术常不及格——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的学生一时成绩差,甚至学习失败,这时做教师的,不能冷语中伤,讽刺挖苦学生,甚至变相体罚,使学生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伤害。要树立各有个性的学生观,不能一味地按考试分数高低来看学生,更不能以分数排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因材施教,确立学生的发展观。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应该直面差异,积极应对差异,将差异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在教学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来容纳学生的差异,应用有效的师生沟通技能,创设亲切友善、共享良好关系的氛围;差异教学首先体现的是“不让一个学生落后”的思想,然后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尊重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统的过死,牵的过多,渐渐的,学生成了圈养动物,个性受到了压抑,失去了自己觅食的能力。然而,今天的孩子,又今天孩子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又今天哈字看问题的视角。为此,在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的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大胆放手。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我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分为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创新,让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法,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喜欢读什么,怎么读,应有一定的自主性、独立性,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朗读处理,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当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儿歌,对整首儿歌有大致理解后,我让学生努力的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的精彩些,读给大家听。这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他们就读的生动、投入,主动参与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我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让他么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然后再通过阅读,试着解答疑问。
当学生喜欢读“下雪了!下雪啦!”这两句话时,我趁机点拨学生注意体会朗读感叹句,学生们非常高兴,他们边读边做自己认为相配的动作,表达他么对冬天的喜爱之情。当学生喜欢读“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哦,他在洞里睡大觉呢。这两句话时,我指导学生通过对话朗读,从一问一答的预期中,引起学生的质疑,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大觉。我抓住学生有疑,质疑的良机进一步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让学生在读中开展积极的思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乐在其中,积极主动参与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利用各种手段、方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帮助学生叩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 通讯地址:太平路17号 邮编:266001 电话:2875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