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
三年级数学组
一、有效的课堂评价的意义
新课程下的小学评价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要凸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要脱离以往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定位和定式,改变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应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会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教育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项评价指标。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二、有效地教学评价策略
1、评价主体多元
我们倡导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而且要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
(1)学生互评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第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之后,特意对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提出了要求:首先对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做出合理评价: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提出建议。这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倾听意识,特别是当自己的意见得到同伴的赞成时,学生更是得到极大的鼓舞。回答不完整的同学也得到了同伴的大力帮助,以往教师的“标准答案”,在学生的相互肯定,相互纠正与补充当中顺理成章的完成。同时,每个小组在每节课完成之后还评选出表现最好的“智慧星”。学生们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自我评价
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设计了“个人评价卡”,由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回顾自己的表现,在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力增长等方面给自己以合理、全面的评价。
(3)小组评价
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互相评价,为他们提供交流思想、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同时提高学生协调能力和相应的管理能力,发挥小组合作的互助、监督的功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特别是课堂观察方面,我不可能随时把握住每一位同学的听讲情况,又由于我们的教学课时紧,课堂密度大,教师不可能经常停下来组织教学,四人小组长就担负起,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听讲的职责。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做小动作的同学玩的正起劲,旁边的同学(可能是小组长也可能是较好的同学)不必吭声,只用小指头一戳他,这位同学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赶快回到学习中来。因为每一个小组是按照座位分组的,坐的比较近,所以,每一位同学都不敢懈怠,偶尔有开小差的情况,会得到小组长的及时、友善的提醒。在各小组中,那些不会听讲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课堂听讲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观察还包括是否积极发言这个方面,也是在小组中互相观察,只要在课堂上举手了而且是多次举手,虽然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课堂观察也是很好的。各小组每周根据学生自己平时记录和了解的情况进行交流式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上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度与量、学困生的进步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等等。在定期的评比中,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出优胜小组。
2、评价内容多元
开放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对孩子们课堂各方面的表现,我们从多种角度去全面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时,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奖以“创新小能手”的称号;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学,奖以“合作小能手”的称号;在课堂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的同学,奖以“机灵小能手”的称号。另外还有“动脑小能手”、“创新小能手”、“实践小能手”、“动手小能手”等称号,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体现出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的关注,使学生“这点不行,那一点准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课堂中我充分利用了“成长的足迹”过程性评价表(后附),每周根据学生得到的卡片进行总结,并填到过程性评价表中,使学生的点滴足迹都记录下来,使评价更真实,有效。
3、评价价值多元
(1)课堂教学中体现评价价值多元
以往课堂教学经常采用二值判断,即只在“对”与“错”上评价。这样容易打乱学生的思维和削弱思维活动,甚至打击学生积极性。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情况作出多元评价。即不仅指出“对”与“错”,还要指出“好”与“坏”、“繁”与“简”、“难”与“易”、是否有创新精神等等。同时还要十分注意评价的“相对性”,有些解法虽然繁,但有利于启发后期思维;有的想法虽有错误,但给其他同学以警示。只有多元评价,善于发现和肯定思维的亮点,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作业中体现评价价值多元。
有的学生字体不好看,不可能写出美观的作业,但是,写的是否工整,就很能说明一个人的态度是否认真,所以,我们对作业的要求是两点:一是正确率,二是工整。这两方面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做到的。综合这两方面来确定作业情况,书写工整而且全对是“A”级,全对但书写不工整或书写工整但有错题的是“B”级,以此类推。如:我班有个学生,成绩是中下等,字写的实在不好看,但是很认真。分数线、运算符号都是比着尺子画,符合我校基本学习习惯的要求,在全班总评作业时,我表扬他书写工整,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以此为切入点,他写作业特别卖力,后来,我又针对他写作业的速度慢,给他提出了努力方向,从此,他就很在乎自己的速度,尽量快写。看来,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在下一次的学习中必然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