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激趣、尊重个性、关注差异、开发潜能
三年级数学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回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我们欣喜的看到:课改促进了学生健康地成长;激励了我们教师与时俱进。在课改中,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也在思考,面对新课程,我们怎么办?在此,就让我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引“趣”激“情”,乐中求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艺术手段,因为教师发自内心的强烈情感,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这门课很有兴趣,很有研究”的感觉,并由“老师很感兴趣”导向“我也感兴趣”。这样学生会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页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并达到情感交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对此我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现在我就来谈谈在一些方法及经验: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选择教法,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以巧妙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授“时、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儿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数学游戏(夺红旗、找朋友、猜谜语接力赛、角色表演)、竞赛抢答游戏等活动,做到适宜、活泼、新颖、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在讲“时、分的认识”,让学生在限定的一分钟内比赛做练习、写字、背诗词,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们既体验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又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
3、利用教具和常见的实物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眼、口、手、脑并用,我们低年级中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小学数学磁性教具和学具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图文并茂,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因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节课中只要能用到学具的时候我都让学生动一动来学习新知识。
二、尊重个性,体验成功
曾记得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数学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例如教授“退位减”时,我如果过多讲解、分析和说明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反而适得其反,学生有可能给我说“糊”了。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学生不但能够创造性的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且有多种方法,再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掌握一种常规的解题方法。在平日教学中,我每节课都多表扬思维独特有见解的小朋友,并在书上给他们盖小印章,每月评选出"小小数学童星",并给予奖励。
三、关注差异,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我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相信我的每一个孩子,他们自身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当然十只手指头都不会一般齐,更何况是我的这些学生们,只要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收获。在课堂中我会经常用“你听明白了吗”、“你清楚了吗”、“你能比刚才的小朋友回答的还好吗”等语言来关注大部分的孩子,只要学生表现有进步我就马上表扬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课下我找休息时间给他们补课,细心、耐心的教导他们。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四、参与学习、挖掘潜能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的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也可以使学生都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一方面让他们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教学“量长度”时,我出示一条线段让学生说出怎样能画出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1、学生提出可以用铅笔盒来画。2、学生提出用三角板来画。3、学生提出用直尺来画等等许多的方法,在这次教学中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课堂中尽量选择与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来解决,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当新年的钟声响彻我们身心时,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种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分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引导我们的视线穿越漫长的教育时空,透过纷扰的教育尘埃去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寻觅灵活的教育方式,探索高效的教育模式,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实质性的改革和进展。做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回应教改的呼声,所谓“己之昏昏,岂能使他人昭昭。”因此,在这新的起跑线上我将从自身做起,主动加负,充电,提高完善自己,力争为教育的百花园再添一抹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