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阳光校园-贵州>领导关怀-贵州>正文

校园概况

认识时分(三年级数学组)

发表时间:2010-06-11阅读次数:792
一、 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生活中丰富的典型实例,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使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提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关键信息:
1、巧设情境,贴近生活,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1)以谜语为课堂引入,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铺垫。(2)以学校趣味运动会为1时=60分的引入,既使学生解决了难点1时=60分,又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的作用。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创新意识。如: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和钟面模型演示,组织讨论探索,学生再通过自己动手拨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1时=60分的探索中。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二年级的学生,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学生已具备对时间的低水平层次的认识,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及自己动手操作来掌握时间的知识,教材“认识时、分”主要围绕感知1时、1分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都能用的上,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心得。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学生已经初步的认识整时数,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的有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4、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2、采用“设疑导入---探究新知---练习巩固----课外延伸”的模式展开教学。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对于学生评价应以鼓励性、过程性的评价为主,师生评、生生评,自己评,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以回答问题,课堂表现好,思维独特的小朋友盖小星星激励他们。
五、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教具模型、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具模型包括学生学具盒中的小钟表;实物教具指教师的模型钟表。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谜语素材、学校趣味运动会资料等,并纳入多媒体课件;制作上课用的教具模型和实物模型;新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备课时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
2、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应对策略。   
3、在课前与学生见面时,提前和他们研究钟表的拨动。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数学教学活动,教材“认识时、分”内容共含一课时,需45分钟完成。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纪律长一名,记录者一名,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谜语:
什么东西最公平,它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你不多,我也不少。什么东西最珍贵,它象流水一去不复返,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一时一刻离不了。
   请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说明:以谜语引入课题,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多媒体出示各类钟表
  看蓝猫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钟表。
让学生来看看钟表都有什么样的?(课件演示)
说明:美丽的钟表图案,配上美妙的音乐,仿佛把学生带进了一个艺术的天地,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还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知识的回忆。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    看着自己的钟表,说说你对钟面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观察)
小组合作交流,观察钟面都看到了什么?
(2)    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从12起到2是几个小
格?你是怎样想的?
a 钟面上有12个大格
b 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二个大格呢?四个大格呢?从12起到2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想的?
c 一共有60个小格
说明: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材料和机会,注重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2、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1)我们学习了钟面上一些知识,你还想知道有关时分哪些知识?
(2)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1小时)板书时针从12起到1是1小时(教师拨动钟表),你还能再举个例子吗?拨动模型钟表说说1小时怎样表示刚才还有的同学想知道时针从12起到4是几小时?你能再举个例子考考大家吗?
(3)分针呢?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板书)分针从12起到2经过多少分钟?你是怎么想的?分针从12起到4经过多少分钟?(动手拨一拨,和同位交流)
(4)大家知道这么多,你知道我们学校沙滩趣味运动会持续多长时间?(电脑演示:学校趣味运动会的情况)让我们拿出模型钟表,在钟面上拨一拨,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走几个大格?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发现进率)1时=60分(板书)
说明: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从中不难发现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学生的发现可能微不足道,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感受1时、1分
(1)    给你1分钟时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出示一份1分钟做的事情的资料。老师
也发现刚才有的同学1件事情也没有做,时间就这样一分分流逝,只要你抓紧每一分钟就可以干许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2)    时间过的真快,这节课上到着已经30分钟了,我们一起感受了1分钟,那1小
时有多长呢?你能说说1小时你能做什么?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1小时能做什么事情?
说明:通过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1分、1时有多长,让小朋友畅所欲言,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初步建立时分的观念的基础上,绽放出思维创新的火花
 
第三环节: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分,你能把它用到生活中吗?这是小明的作息时间表,我们
帮他填填吧!
2、蓝猫也给我们带来它的作息时间表,我们一起去看看。你觉得它的作息时间合理吗?在小组内说说你的作息时间好吗?
3、时间过得真快,还有1分钟就要下课了,你们想不想和老师、家长认识一下,给你1分钟的时间赶紧行动吧!看谁认识的朋友最多!
说明:从时分的认识升华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体会数学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1、课本67页1、2
2、回家问问爸爸妈妈1小时能做多少事情?看着表,自己1小时能做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