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阳光校园-贵州>领导关怀-贵州>正文

校园概况

质数和合数(三年级数学组)

发表时间:2010-06-11阅读次数:775
<<质数和合数>>课题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思维方法
1. 巧设导语,激发动机
在导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柯南要带我们到数字王国去参观,可是走了没多久就看到2和6在吵架,2 说我是合数,6说我是合数,这时候同学们就会想到底这两个数字谁说的对呢?怎样找合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新知识。(学生兴奋地凝神注视大屏幕,急待听取下文。)
评:巧设导语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数知识的兴趣,开课就创设了一种“愤”、“悱”的情况。
2. 引导探究,建立概念
例1 写出1~12各数的所有约数。
为了展开学生建立概念的过程,把例1分三步教学:
(1) 让学生在课本上写出1~12各数的所有的约数。
(2)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数的约数个数,提出问题:根据约数的多少可以把它们分成哪几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堂上学生讨论异常热烈。有人说分成五类,马上有人反对说:不对!有3个、4个、6个约数,都是两个以上约数,归做一类;因此可以分成三类。大多数同学同意后一种分法)教师给予肯定。
(3) 设问激疑:①第一类数的两个约数有什么共同特点?②第二类数(质数)的约数与第一类数(合数)的约数有什么区别?③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在哪里?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④自然数中是不是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评:三个步骤,步步深入。“主体”与“主导”,相得益彰。学生在获得正确概念的同时,又学到了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分类。
二、由“扶”到“放”,训练有序
1 在游戏中分辨质数和合数
  利用抢答赛的形式来做例题,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质数和合数的,巩固所学知识。
2 学习“筛选法”:
(1)教师启发:“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古代的数学家有一种巧妙的办法,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教师的问话,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做第1题的动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划掉2、3、5、7的倍数,2、3、5、7本身不划掉。)
(2)投影屏幕示划去部分数的方法及剩下的数。(学生说出剩下的数都
 
 
 
 
 
 
 
 
 
是质数。)
(3)教师向学生介绍这种方法 “筛选法”,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找质数的。
(4)学生分组找出1—20以内的质数,然后电脑课件出示100以内的质数。
三、激发兴趣,乐在“数”中
1 趣贯始终。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段结语:“美国一名19岁的大学生找到了目前已知的大质数,在座的同学将来肯定会有人找到更大的质数,请不要忘了给老师报个喜讯。老师的七位数电话号码从左至右依次是:(1)最小的质数;(2)最大的一位数;(3)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是偶数又是质数;(5)最小的合数;(6)10以内最大的质数;(7)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一位数。”
评:这段趣味性的结语巩固了知识,渗透了思想教育,言犹尽而意未止。
 
2 灵活运用
这段话有些地方是错误的,如果同学们在听柯南读题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错误的可举手指出:
有一天,自然数1和自然数2在争吵,引来不少观众,1说:“我的朋友很多,有奇数和偶数(有错误),有质数和合数(有错误)。”2听了不服气地说:“我的朋友也很多,我既是偶数的朋友,又是质数的朋友。下回我还要争取做奇数和合数的朋友(有错误)。”正当它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自然数0爷爷出来了,说:“你们的朋友再多,也没有我的多,我是你们的倍数(有错误)。”
评:课堂中体现了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在这个环节设计中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游戏引思。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后,教师安排了一项游戏:动动脑筋走出教室---你认为自己学号是最特殊的数字的同学可以走出教室,还有没有认为自己学号是特殊的也可以走出教室。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按小组有秩序的走出教室。一边走一边报自己的学号,其他同学要看看他们有没有出错。
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贴近学生生活,根据他们的学号来做题。其间,既巩固了知识,又检查了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举多得,灵活巧妙。还让学生初步感知质数在较小数中分布较密,在较大数中分布较稀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