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过程
一、简介名人,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名人的雕像?它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贝多芬拉小提琴的雕像……)今天咱们再来认识一位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2.这就是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雕像(出示图片),你们看看,这个雕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也就是说与众不同之处)?(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那两个鼓鼓的衣袋),你知道这里面装满了什么吗?(生:昆虫)——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课文都讲了关于法布尔的哪几件事?用简练的话概括一下。(5分钟)
2. 检查读音情况:出示课件,
圣莱昂鸟栖虫居 蠕虫 裤兜 痴迷
昆虫纺织娘 观察 责骂 殿堂
3、整体感知:课文都讲了关于法布尔的哪几件事?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板书:抓到“纺织娘” 抓住“小甲虫”
三、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一)那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装“满”了“昆虫”?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找出“有一次------鼓鼓囊囊的”,“可是--------鼓鼓的,偷偷地玩。”)
具体抓住“鼓鼓囊囊”、“鼓鼓”看出是装满。
(二)你认为衣袋里仅仅装满的是昆虫吗,还装满了什么?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或段落,可以简单写写批注。[全课始终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1.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重点解决下列句子:
预设1:我从法布尔在放鸭子时不是逮甲虫就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水底世界,非常仔细的看,专心致志的看,心中只是想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看出他对昆虫多着迷呀。
预设2:出示:“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
你愿意再来读一读。
刚才有同学理解了“终于”,体会到了抓纺织娘很不容易,那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请你再来想象一下,他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遇到这么多困难那就别捉了?好吗?
谁能带着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听出了捉纺织娘的不容易,你还听出了什么?
听出了心中的喜悦。你能读出这种喜悦吗?
预设3: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1)老师有个大胆的想法,想把“放”改成“扔”,你觉得好吗?
(2)你真会读书,抓住了关键词“放”来体会法布尔的内心世界。你能带着体会读读这句话吗?
(3)同学们,父母不就是让他扔一个小虫子吗?还用得着这么难过啊放鸭子不是也很好玩吗?
(4) 是啊,难怪他——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扔进了垃圾堆。(齐读)
(5)通过再次得深入读书,我们体会到法布尔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去捉昆虫,他还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观察研究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得《昆虫记》中的片断。
2.让我们一起带着对课题的理解,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此时,如果你是一个导游,你会怎样向游人介绍法布尔的衣袋?板书(痴迷、执着……)
3.此时,你最想在你的衣袋里装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法布尔的内心独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执着,是让你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它能引领你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高峰!
——法布尔
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法布尔。让我们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来读读课题。
五、 布置作业:
1. 阅读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
2.写一写:我迷上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