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宽容的力量(五年级数学教研组)

发表时间:2011-04-29阅读次数:341

                            案例回放

开学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几个同学不能按时交作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新接这两个班级的我。经过调查后我发现,这其中有一部分同学是由于习惯不好忘带作业,但这其中也不乏个别同学忘写作业或根本就不写作业,昆昆同学就是其中一个。在刚开学的那一个月中差不多每天不交作业的同学里面都有他。开始我非常生气,但也无计可施,也只不过要他当天把作业补上而已。但长此以往,他每天在做当天的作业前总是补前一天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量就是其他同学的两倍,作业多了,他就更不会对作业认真对待,可想而之他每次的作业质量怎么会好呢?试想他的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呢?

    为了改变他,我使出了以往所有看家本领。一开始,我满怀信心地跟他交谈,用小红花激励他,可在他面前,只有两个字无效;继而,我放学后留他在学校把作业补上,可是看到天慢慢黑了,我担心他的安全,有些着急了,他倒好,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我火冒三丈地开始威胁她:再不做好,明天尼就不用来上学了。结果第二天他又什么作业也没做进了学校,我又不能真的不让他上学。几天下来,他已找准了我的软肋,就是什么作业也不做。没办法,我只能向他的父母求救。他的父母工作比较忙,每天回家不是很早,有时也会问问他作业做了没有,他总是告诉父母做了。家访后,他被父母狠狠地打了一顿,做了几天作业又我行我素了。对于这种软硬不吃的家伙我真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我真的有点心灰意冷了,情绪也一落千丈。说实话,上课时,我都不愿朝他的座位看一眼,他举手我也不愿意叫他。

    正在我心灰意冷时,老教师王老师给我出谋划策:干脆叫他别做,看看他怎么办?我想:反正叫他做也不做,不妨试试。于是,我强忍心头的火气,告诉他:从今天开始家庭作业可以不做,想什么时候做再做。没想到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他时,他头摇得像拨浪鼓:我要做的,我要做的。第二天,他真的把作业交上来了,而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案例分析

作为教师要克服自己的言行的随意性,改变以往成人的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孩子多一些宽容与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荡比惩罚更强烈。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妨采用这种宽容理解法来教育学生,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学生目前的落后,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时间,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既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和利用,也是促进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这种方式适合于,对学生严格管理之后,效果不明显,甚至一些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疏松肥沃的土质能使植物茁壮成长,宽松、自由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发展。对于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信任的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

案例点评

    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注定的在教学当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在教学中灵活的运用教育机智,来启发引导学生进步,是对一个教师的考验和挑战,在这个案例中,臧老师非常好的用宽容理解法让孩子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收到了比前期严厉管理还要好的效果。他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成功的,宽容孩子,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孩子的行为中找到犯错误的根源所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孩子尽快改正错误,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