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校园动态-天山>捷报频传--天山>正文

校园概况

济宁之行—省课感受(体育组)

发表时间:2012-05-24阅读次数:340

济宁之行—省课感受

              青岛太平路小学      徐晓凤

      在春雨时节的4月我带着学校领导的寄托和辛兆亮老师一起乘坐火车赶赴济宁参加省优质课观摩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感受到优质课的规模之大,感受到省级水平之高,更感受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精神。

这次省课是在济宁市实验小学进行,济宁这座城市没有我们青岛大但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多,班额大,是我之前没有见过的。一个级部有5—6个教学班,一个班里有7080多名学生,虽然人数之多但是班里的孩子在上下课时都能非常有序的到院里活动,不拥挤不打闹。听课地点分篮球场和体操馆两块场地同时进行,我共看了20多节体育课,内容丰富多彩,有篮球、排球、足球、立定跳远、跳绳、技巧、投掷等等,让我大饱眼福,开拓思维。

首先来谈谈看课的体会:1.教师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参赛老师们在上课中既体现了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基本功素质,同时又体现了高水平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平日里要熟练的掌握好教师教学基本功,抓好平日课堂教学,从平日的点滴积累,多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不断地磨练自己,增长经验。2.情景式教学的广泛运用。大多数课中都采用了情景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中淄博的立定跳远课他采用了小青蛙找妈妈的情境故事的渗透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还有潍坊的老师利用折飞机去花果山上摘桃子的情境,让学生掌握了掷远的动作技能。3.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例如生活化的器材的运用:自制的简易足球门、报纸足球、自制的掷准篮架等。利用日本大地震对各个地方实施营救导入游戏其中,从而让学生们学会了各项运动技能。生活化教学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4.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教师上课前不见学生直接上课,就看教师的课堂驾驭真本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时遇到突发事件,看教师如何调控,体现了教师综合本领。5.现场评课。本次比赛加了评委现场评课这一环节,让每一位教师上完课后都对自己的上课情况有所了解,体现了比赛的公平性。

接着谈谈我们市南区这个优秀的体育团队。这次是市实验小学吕涛老师参加比赛。我们的教研员老师在上课之前多次给予老师指导,并且我们这次去的老师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在生活上关心吕涛的,有在课上给予帮助的,有在心理进行疏导的,上课前帮着布置场地,帮着收放器材,有照相的、录像的等等。充分展示了我们市南体育团队的力量。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丰富了经验,得到升华!

再次通过吕涛老师的课,也充分的展示了市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的团队力量。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不可能造就优秀的教师,更出不了优秀的省课。从中也让我想起了前些天我出区级课的一幕幕:在413我校举行了全区教学研讨活动,得到了在场的领导老师的一直好评,这次教研活动体现了太平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作风。虽然是我一人上课,但是体育组的每个老师都发挥自己聪明智慧出谋划策,才使得这堂课把新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处室长邹云峰起到了党员模范作用,召集组员开会布置这次研讨会的具体工作,把每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教研组长辛兆亮老师更是发挥了教研组长的作用,从器材的选购到课的思路等等都给与大力的帮助,辛兆亮老师把从上海学习的新理念新思想都精心的渗透整堂课当中,使课的内容新颖和精彩,得到在场听课的老师赞赏。Spark课程的动感音乐是整节课的亮点,为了能达到震撼的效果老师亲自跑信息城选购移动音响。蒋琳老师也是从评课到上课都跟着参与,在上课的那天会场把小凳布置好,结束后又一个一个搬回来,累的他汗流浃背,非常的辛苦!孙伟老师也是付出了不少,每一次试讲他都能主动帮助我划场地搬器材跑前跑后,而且每次参与听课认真地记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大家的帮助,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在这样的团队中非常幸福。

通过这次济宁之行让我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提高,这种提高是潜移默化的,特别与孙楠龄老师和张培新老师的交流,与参与听课老师的交流,这些交流让我的头脑对体育教学有了一个全新认识,让我意识到现在新形势的课程理念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让体育课真正的有实效性,这也是我今后思考探究的问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