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综合实践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中重要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了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综合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6年级是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性格快速发展而又不确定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从笼统、较模糊地感知事物的整体逐渐发展到能够比较具体、准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认知从无意性、情绪性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易于接受感性事物;在情感上,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时常不稳定, 越来越注重外界的评价。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根据《太平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有效地落实三级课程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为指导,以学校科研课题《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的生本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在学校博雅文化的引领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继续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扎实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特色:
青岛太平路小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博雅”文化,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文雅有礼、博采多艺的现代小学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开拓学生的学习领域,提升办学品质,我校拟计划以“博雅文化”为引领,丰富学校课程的科目内容,建构更加完善、科学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研究。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通过对青岛文化的探究,引领学生初步了解家乡青岛的历史、经济和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青岛文化,吸收家乡文化智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探究的实践活动,学会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获得活动经验,感知科学探究的价值;通过手工制作、动手实践的活动,学会设计制作手工作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感知家乡文化的丰富与精彩。
3、在探究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且尝试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逐渐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培养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实施步骤:
1.进行教师实施水平、学生需求、家长资源调研。
2.级部组长负责在本级部实施
艺体修养(文学名著赏析、英文电影赏析、朗诵技巧、经典诵读、折纸、书法等)、
文化历史(青岛的建筑、青岛名人、青岛名牌、青岛历史、奥数等)、
身心健康(案例评析、交往的艺术、社会处事原则等)、
科学探究(天文、科学、地理、海洋、动植物、模型制作等)、
生活技能(食品安全、烹饪、自理技能、饰品制作、女红、理财、安全常识等)
五个板块的开发与研究,并做出本学期的课程实施方案。
3.综合实践校本化研修的课程编入课表(周四下午第五、六节课),各级部按照自主申报、统一协调的原则,进行编班,切实保证该课程的顺利开展。
四、研究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两点:第一、倡导课程向学生经验和生活回归。第二、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有机整合。让孩子从身边入手,从生活入手,从他们兴趣爱好入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青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对海洋文化的向往。海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的博大精深,本身已是最好的研究内容。从09年开始,我校的校园文化近一步整理和梳理,“博雅”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博”更是取自大海的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基于此,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海洋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结合重大节日的研究,穿插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博雅”内容贯穿于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博以“博海、博情 博艺”三个板块展开,其中“博海”板块中内容见附件一。“博情”板块内容身心健康、“博艺”板块内容:艺体修养、文化历史、生活技能。
“博”的研究成就了“雅”的落实,在行动中学生 “雅趣 雅思 雅行”。雅趣:培养兴趣 雅思:
学会提问学习方法,雅行:将学到的习惯用于生活实践中。
整个实践探究活动,围绕着让学生树主人翁意识,学会生活展开。真正让“博雅”的综合实践活动深入。
五、课程内容及实施年级具体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因此,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以海文化为主题,以自然篇、文化篇、社会篇、经济篇为主线开展活动。
课程开发的四大篇目内容切入,然后按照不同领域,设计可供选择的具体活动主题。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允许学生将主题的内容进行深入,或者进行更改,以期能更好的进行课题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