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课题研究札记2

发表时间:2013-02-25阅读次数:342

姓名

李文敏

时间

201210

课题组

第二课题小组

 

作为一名教师,每一节课,所要交给学生的,如果只是局限于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只能称之为一名教书匠。而在每一节课中,如果能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那才是真正触碰了教育的灵魂,在这种日积月累的锻炼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数学的本质。现将我教授的《相遇问题》一课,做一个案例分享:

师:学校举办联欢会,小强和小丽要去少年宫参加排练。

【课件呈现】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家出发,小强每分钟行60米,小丽每分钟行70米,相对而行4分钟后两人在少年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相遇问题。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它属于相遇问题?相遇问题都有哪些基本条件啊?

【板书】同时、相对、相遇

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借助什么来演示的?

生:拇指演示法。

师:你能不能再来演示演示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演示时带上时间)

学生动手演示。

师:为了理清数量关系,我们常用什么方法来整理条件和问题?请同学在题纸上,画出这道题的线段图。

学生动手画图。

 

 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的生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组教师月研究札记


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的生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绘制的线段图。

师:谁能评价评价他画的怎么样啊?

生:很清楚,条件问题都很明确。

:线段图能直观清楚的梳理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有了这个帮手,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上台展示两种方法。

引导;对照着线段图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求他俩一分钟走的速度和,再求他们4分钟走的总路程。

【板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同时回忆巩固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收获

反思

 

 

这节课,于校长、李主任以及专家教研员都给予我了很大的帮助。他们的指导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应当在交流中来丰富和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线段图更深入地分析理解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有所悟;做,有所成;错,有所得;改,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