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想学的学生,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果教师在课上讲的太多,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机会,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学习就象婴儿走路,如果大人扶着,勉强能移步,但不能放手独立。而学生即使听懂了,也不会应用,忘的更快。 要想学生取得进步,首先必需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思考;让学生参与学习就必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让他们在课堂上不断思考问题,只有让学生思考,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研究《相遇问题》这一课时,采用让学生上前表演的形式来理解“相对”、“同时”、“相遇”等词语,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学词语理解的枯燥,而且在学生注意力下降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的气氛再度回升,在出示相遇问题,学生通过表演很自然的把新课内容自己引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思考运动的关系,理解运动的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较高,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演给同学们看,他们在我的口令下,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然后相遇,完整的表现了这一运动过程。但当我问同学们,他们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相等吗?很多同学认为不相等。此时我想,同学们肯定看到他们两人走的路程不同,就认为所用的时间也不同了。路程是能看见的东西,而时间只能体会感觉到,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再次让学生演一演,老师强调“同时”“相对”“相遇”,等学生表演结束后,我再次问学生“他们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同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相同”。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弄懂了相遇问题的重点内容,“两人所用时间是相同的”,“所走路程之和等于总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