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作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3-02-25阅读次数:254
本册书中练习5有作文:四幅表情丰富的脸蛋图,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为引导学生回到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选取习作素材做好铺垫。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通过表情可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情描写可以表现人物情感与情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习作与作文相联系,调动阅读的收获体验,明确“写具体”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有扶有放,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不但让学生能顺利达到此次习作要求,也为以后的作文之路奠定了鉴定的基础。
编者意图: 第一段文字说明,营造生活情境,开启了学生记忆的闸门,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第二段文字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重视习作方法的引导,如“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逐步习得“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逐渐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材按“营造氛围,激发热情”、“激活体验,生成素材”、“明确要求,促成习作”的顺序编排,遵循了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激发习作兴趣。使学生为真情而作,“情动而辞发”,也就能写出精彩的、有意思的生活,同时也暗含了本次习作教学的基本程序上随着事情的发生、发展,人物的情感和情绪也会发生微妙甚至巨大的变化。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引导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写出人物情感和情绪变化的过程。 
二、 教学目标:
1、要把事情写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写清楚,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2、通过此次习作,掌握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领悟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
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保持一颗平常心,笑对困难,乐观地生活。
本次习作联系起来,水到渠成,学生心理容易接受,很快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一)观察图画,激活思维想象:
1、有人说,生活是一首诗,清新隽永;有人说,生活是一本书,知识丰富;也有人说,生活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其实,生活就是一部电视剧,每个人都是主角,在没有编导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人生故事。因而,我们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往往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将内心的情感与情绪写在脸上。
 2、 出示脸蛋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幅神情各异的表情图。谁来说说图画上每个人的心情,并说明理由。
(二)阅读首段文字,调动生活体验。
1、段文字:“因为满足了愿望而开心,因为遇到不平而气愤,因为受到委屈而伤心……。”你还能在什么情况下“开心”、“气愤”、或者“伤心”、“欣喜”呢?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受到启示,从而调动相关的情感体验,打开记忆之窗。
2、你曾因为什么事被赞扬或被误解,或受委屈……呢?本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情感发生的具体事件,在对话的过程中,挖掘生活资源,积累丰富素材,从而解决了本次习作“写什么”的问题。一、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第二段文字: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重点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学生齐读文字后思考回答:具体、真情实感。对于高年级学生,明确习作要求,锁定关键词,提高审题能力。
2、明确“写具体”、“表达情感”的方法:
(1)根据本期前五次习作练习,同学们一定了解了“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出相关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这样,就能把事情写明白而达到“具体”的要求。
(2)这次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也不能矫揉造作,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表达人物的情感呢?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情感。在作文中,要灵活处理运用,为表达情感服务。
(3)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板书帮助记忆。如:乐极生悲、喜极而泣、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嚎啕大哭、黯然落泪、委屈、伤心、感动、后悔、高兴等。
二、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1、请一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余学生认真倾听,找出优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吸取修改意见,全体阅读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互相欣赏习作,总结修改方法。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习作所需要的素材一般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些经历往往都是无意注意,留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淡薄,表象模糊不清。因此,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果老师对小学生习作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的课时目标要把握很准,能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写真实的事,而且在指导的层次上很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非常的浓,学生就会主动地体验、观察、自由地表达。